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伏线千里——抗战时期金融机构大迁移电子书

  本书从抗战的宏观视角,详细梳理和介绍了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之际,银行、保险、证券、印钞等各金融机构,如何实现地理空间上的大转移,以及国家经济命脉如何抵御敌伪之金融破坏,筹措战费、稳定市场,直至取得抗战胜利。

售       价:¥

纸质售价:¥24.50购买纸书

3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王红曼 著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5-07-01

字       数:30.5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借助对史料的实证研究,致力于次分不同阶段系统地勾勒金融机构的迁移布局及其后续影响。金融机构不同于其他机构之处在于,金融行业本身的运作方式即具有流动性和远程性,所以其迁移的过程,除了“有形”的人员、设备、设施等的迁移之外,更内在的是“业务重心”的转移,也即金融机构不同于文化机构和工矿企业,有庞大的迁移与“运输”过程,更多的是自上而下对金融布局的重新调整。抗战爆发前,主要金融机构,即国家银行和商业银行集中于以北京和上海等东部地区。抗战爆发后,各类性质与规模不同的金融机构转移的路线、方向、经过、目标也各不相同。国家银行和商业银行初主要是向租界内转移,淞沪会战后,国家银行一部分经过国民政府的布局,总体随政府向南京、武汉、重庆方向内迁,另一部分则向香港转移,还有一部分则迁往上海市租界内继续营业;商业银行则大部分留在上海,小部分迁往重庆和香港;原省内的各地方银行大部分则随省政府辗转于省内。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家银行和商业银行才集中迁往重庆,大部分商业银行也始往大后方转移,并大力发展在大后方的金融业务。 抗战时期,中国的金融中心终迁移到重庆,整个的金融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四行二局”为核心的国家垄断金融体系迅速在西南、西北地区敷设和构建金融网络,并大力投资工业、农业等各业,促使大后方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迁,对支持抗战直至取得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应的,这些金融政策的负面效果,诸如对战后通胀的隐患等,也对西部地区影响重。      <br/>【推荐语】<br/>本书从抗战的宏观视角,详细梳理和介绍了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之际,银行、保险、证券、印钞等各金融机构,如何实现地理空间上的大转移,以及国家经济命脉如何抵御敌伪之金融破坏,筹措战费、稳定市场,直至取得抗战胜利。<br/>【作者】<br/>作者简介:王红曼 ,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先后在《抗日战争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安徽史学》、《历史教学》、《福建论坛》、《历史教学问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国民政府战时金融法律制度研究(1937—1945年)》、《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论》、《四联总处与战时西南地区经济》、《中国近代银行业与银行家(一)》、《中国近代金融法制史研究》;主持及参加*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  丛书简介:七七事变之后,各政府机关、工矿企业、金融机构、文化团体响应国家号召,前所未有地紧张动员,争分夺秒,纷纷西迁,数以百万计的民众不甘于受日寇的欺压、蹂躏,扶老挈幼,千里跋涉,倾室流亡,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未有的大迁移、大搬家。这一迁移,动员之广泛,规模之宏大,过程之艰辛,民族意志之刚毅,人民爱国热情之昂扬,都是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所少见,或仅见的。它突出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惊,履险不畏,在艰难条件下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可歌可泣,可记可录,值得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作为驱动民族振兴的永恒的精神财富。  <br/>
目录展开

总 序

前 言

第一章 战时金融机构大迁移之背景

第一节 战前财政金融概况

第二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第三节 全面抗战初期的财政金融概况

第二章 战时金融机构大迁移之经过

第一节 四联总处成立、迁移及改组

第二节 各类金融机构大迁移

第三节 未迁移金融机构及其损失

第三章 战时大后方金融中心与金融网

第一节 大后方金融中心和核心区的形成

第二节 大后方金融网的建构

第四章 战时大后方金融投资及通货膨胀

第一节 大后方金融投资和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节 大后方成为通货膨胀的重灾区

结语:战时金融机构大迁移之影响

参考文献

后 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