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压铸模具与工艺设计要点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8.90购买纸书

10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黄尧、黄勇 等编著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4-01

字       数:13.2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重工业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压铸模具设计包括压铸工艺和模具设计两个方面。本书根据压铸模具设计制造人员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对压铸模具设计过程中的知识及设计要行了详细的讲解。主要内容包括:压铸模具设计基础压铸件设计要及压铸合金的选用压铸工艺设计及缺陷分析要分型面的设计及浇注系统设计要成型零件与结构零件设计要推出机构及模体结构零件设计要压铸模技术要求及材料选择设计要本书技术内容先、典型结构图例丰富、采用*数据资料、实用性和可参考性强,可供从事压铸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br/>【推荐语】<br/>黄勇、黄尧主编的《压铸模具工艺与设计要》一书具有以下特。<br/>
目录展开

前言

第1章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

1.1 压铸模概述

1.2 压铸模的主要结构形式

1.2.1 压铸模的基本结构

1.2.2 压铸模的分类

1.3 压铸模设计原则

1.4 压铸模设计的程序

1.4.1 研究、消化产品图

1.4.2 对压铸件进行工艺分析

1.4.3 拟订模具总体设计的初步方案

1.4.4 方案的讨论与论证

1.4.5 绘制主要零件工程图

1.4.6 绘制模具装配图

1.4.7 绘制其余全部自制零件的工程图

1.4.8 编写设计说明书

1.4.9 审核

1.4.10 试模、现场跟踪

1.4.11 全面总结、积累经验

第2章 压铸件设计要点及压铸合金的选择

2.1 压铸件的质量要求

2.1.1 压铸件的尺寸精度

2.1.2 压铸件的形位公差

2.1.3 压铸件的表面质量

2.2 压铸件的结构单元的设计

2.2.1 壁厚及圆角

2.2.2 筋及嵌件

2.2.3 出型斜度

2.2.4 孔和槽

2.2.5 螺纹及压铸齿

2.2.6 凸纹、凸台、文字、标志和图案

2.3 压铸件结构设计的要点

2.3.1 简化模具结构

2.3.2 减少抽芯部位

2.3.3 有利于压铸件脱模和抽芯

2.3.4 防止变形

2.4 压铸合金

2.4.1 对压铸合金的要求

2.4.2 常用压铸合金及其主要特性

2.4.3 压铸合金的选用

第3章 压铸工艺选择及缺陷分析要点

3.1 压铸工艺的选择

3.1.1 压力

3.1.2 速度

3.1.3 温度

3.1.4 时间

3.1.5 压室充满度

3.1.6 压铸用涂料

3.1.7 压铸件的后处理和表面处理

3.2 压铸件缺陷分析要点

3.2.1 缺陷分类及检验方法

3.2.2 压铸件缺陷产生原因及改善措施

第4章 分型面的设计及要点

4.1 分型面的基本部位和影响因素

4.1.1 分型面的基本部位

4.1.2 分型面的影响因素

4.2 分型面的基本类型

4.2.1 单分型面

4.2.2 多分型面

4.2.3 侧分型面

4.3 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4.3.1 分型面应力求简单易于加工

4.3.2 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4.3.3 分型面应有利于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的布置

4.3.4 开模时应保证压铸件留在动模一侧

4.3.5 应考虑压铸成型的协调

4.3.6 考虑压铸型使用寿命和维修

4.3.7 便于嵌件和活动型芯安装

4.4 典型零件选择分型面的要点

4.5 典型分型面设计实例

第5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及要点

5.1 浇注系统的结构、分类和设计

5.1.1 浇注系统的结构

5.1.2 浇注系统的分类

5.1.3 浇注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5.2 内浇口的设计

5.2.1 内浇口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5.2.2 内浇口截面积的确定

5.2.3 内浇口厚度的设计

5.2.4 内浇口位置设计要点

5.3 横浇道的设计

5.3.1 横浇道的基本形式

5.3.2 多型腔横浇道的布局

5.3.3 横浇道与内浇道的连接

5.3.4 横浇道设计要点

5.4 直浇道的设计

5.4.1 热室压铸模直浇道

5.4.2 卧式冷室压铸模直浇道

5.5 典型压铸件浇注分析要点

5.5.1 圆盘类压铸件

5.5.2 圆环类压铸件

5.5.3 筒类压铸件

5.5.4 壳体类压铸件

第6章 排溢系统的设计及要点

6.1 排溢系统的设计

6.1.1 排溢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6.1.2 溢流槽的结构形式

6.1.3 溢流槽的尺寸

6.1.4 溢流槽的设计要点

6.2 排气道的设计

6.2.1 排气道的位置和结构形式

6.2.2 排气道的尺寸

6.2.3 排气道的设计要点

第7章 成型零件与结构零件设计及要点

7.1 成型零件的结构形式

7.1.1 整体式与组合式结构

7.1.2 局部组合与完全组合式结构

7.1.3 组合式结构形式的特点

7.1.4 小型芯的固定形式

7.1.5 镶块固定形式和型芯的止转形式

7.1.6 活动型芯的安装与定位

7.2 成型零件主要尺寸

7.2.1 影响压铸件尺寸的因素

7.2.2 确定成型尺寸的原则

7.2.3 成型尺寸计算和偏差的标注

7.2.4 压铸件螺纹孔直径、深度和型芯尺寸的确定

7.3 成型零件的设计要点与应用实例

7.3.1 成型零件应便于加工并保证强度

7.3.2 提高成型零件的使用寿命

7.3.3 成型零件的安装应稳定可靠

7.3.4 成型零件应防止热处理变形或开裂

7.3.5 成型零件应避免横向镶拼,以利于脱模

7.4 典型压铸件成型零件的设计实例

第8章 推出机构的设计及要点

8.1 推出机构的基本知识

8.1.1 推出机构的主要组成

8.1.2 推出机构的分类

8.1.3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8.2 一次推出机构

8.2.1 推杆推出机构的设计及要点

8.2.2 推管推出机构的设计及要点

8.2.3 卸料板推出机构设计及要点

8.2.4 推块推出机构设计及要点

8.3 二次推出机构的设计

8.3.1 摆杆式超前二次推出机构

8.3.2 摆块式超前二次推出机构

8.3.3 杠杆式超前二次推出机构

8.3.4 斜销式超前二次推出机构

8.3.5 摆杆式滞后二次推出机构

8.3.6 滑块式滞后二次推出机构

8.3.7 楔块式滞后二次推出机构

8.3.8 推珠式滞后二次推出机构

8.3.9 弹套式滞后二次推出机构

8.3.10 摆钩式滞后二次推出机构

8.3.11 二次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8.4 顺序分型脱模机构

8.5 推出机构的复位

8.5.1 推出机构的复位

8.5.2 推出机构的预复位

第9章 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及要点

9.1 侧抽芯机构概述

9.1.1 侧抽芯机构的动作过程

9.1.2 侧抽芯机构的主要组成

9.1.3 侧抽芯机构的分类及特点

9.1.4 侧抽芯机构设计要点

9.1.5 抽芯力

9.1.6 抽芯距离

9.2 斜销侧抽芯机构

9.2.1 斜销侧抽芯机构的组合形式

9.2.2 斜销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9.2.3 斜销侧抽芯机构的设计要点

9.2.4 斜销的延时抽芯

9.2.5 侧滑块定位和楔紧装置的设计

9.2.6 斜销侧抽芯机构应用实例

9.3 弯销侧抽芯机构

9.3.1 弯销侧抽芯机构的组成及特点

9.3.2 弯销侧抽芯过程

9.3.3 弯销侧抽芯机构的设计要点

9.3.4 弯销侧抽芯机构应用实例

9.4 斜滑块侧抽芯机构

9.4.1 斜滑块侧抽芯机构的组成与动作过程

9.4.2 斜滑块的基本形式与斜滑块的设计

9.4.3 设计要点

9.4.4 斜滑块侧抽芯机构应用实例

9.5 推出式侧抽芯机构

9.5.1 推出式侧抽芯机构的基本形式

9.5.2 推出式侧抽芯机构的推出形式

9.5.3 设计要点

9.5.4 推出式侧抽芯机构应用实例

9.6 液压侧抽芯机构

9.6.1 液压侧抽芯机构的组成

9.6.2 液压侧抽芯机构的设计要点

9.7 其他侧抽芯机构

9.7.1 齿轮齿条侧抽芯机构

9.7.2 手动抽芯

9.7.3 活动镶块模外侧抽芯机构

第10章 模体结构零件的设计要点

10.1 模体的组合形式

10.1.1 模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结构件

10.1.2 模体设计的要点

10.2 主要结构件设计

10.2.1 套板尺寸的设计

10.2.2 模体局部增强措施

10.2.3 镶块在套板内的布置

10.3 模体结构零件的设计

10.3.1 动、定模导柱导套设计

10.3.2 推板导柱和导套的设计

10.3.3 模板的设计

第11章 加热与冷却系统的设计及要点

11.1 加热与冷却系统的作用

11.2 加热系统的设计

11.3 冷却系统的设计

11.4 冷却水道设计要点

11.5 冷却水道的设计计算

第12章 压铸模技术要求及材料选择要点

12.1 压铸模总装的技术要求

12.1.1 压铸模装配图上需注明的技术要求

12.1.2 压铸模外形和安装部位的技术要求

12.1.3 压铸模总装的技术要求

12.2 结构零件的公差与配合

12.2.1 结构零件轴与孔的配合和精度

12.2.2 结构零件的轴向配合

12.2.3 未注公差尺寸的有关规定

12.2.4 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12.3 压铸模零件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技术

12.3.1 压铸模所处的工作状态及对模具的影响

12.3.2 影响压铸模寿命的因素及提高寿命的措施

12.3.3 压铸模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

参 考 文 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