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6.00购买纸书

7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沈平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01

字       数:9.4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基于国际制造分工体系加速重构的现实背景,以及我国“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关注机器人产业发展与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内在联系,从现有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和政府扶持等方面研究国内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互动发展问题,合理构建智能化工业生态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本书适合制造业管理人员,以及对机器人产业感兴趣的读者阅读。<br/>【推荐语】<br/>1.近几年,各个工业大国提出机器人产业政策主导,促使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增长态势延续。如德国工业4.0、美国先制造伙伴计划,我国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皆归机器人工业发展为主要内涵,不仅促使工业机器人商场持续增长,也刺激了专业型与个人/家庭型效劳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  2.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一些传统优势逐渐丧失,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大力研发和应用工业机器人是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工业机器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是我国制造业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从2012年始下降,且每年减少达数百万之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人口红利”已经大大减少,许多制造业企业已将工厂迁至东南亚等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地区,而“机器换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出路。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也是我国制造业走向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我国传统制造业长期存在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设备老化、能耗高等问题,因而长时间处在价值低端。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促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3.近年来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消费增长迅速,但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本土机器人企业实力较弱,跟国际机器人巨头差距巨大。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依旧偏低。韩国是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很高的国家,平均每一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347台,排名其后的日本为339台/万人,第三名德国为251台/万人。相比之下,中国每一万名工人仅有机器人21台,还不及全球平均水平55台/万人的一半。此外,目前我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有70%由外国厂商生产,核心零部件减速器和伺服电机基本依靠口,造成价格居高不下,本土机器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亟待提高。  4.尽管当前国际厂商在国内市场仍占据较大份额,但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政策助力,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提升。也因此,对计算机编程、自动化、机械化、人工智能等技术人才缺口逐渐显现,对工业机器人的调试、操作、维护等岗位的就业人员的需求也逐步在扩大。本书由沈阳大学沈平教授所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发展趋势正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化等特。作为智能制造业的核心代表,机器人产业正在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带领世界新一轮制造业革命的重要力量,受到发达国家和国内各地区的高度重视。  5.本书通过阐述机器人的生产过程及应用领域和前景,以沈阳老工业基地为样本,揭秘机器人产业是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使之焕发活力的,解构工业4.0核心逻辑,深了解探讨实施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帮助读者了解机器人的发展程以及沈阳机床等自动化之道。通过详细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让读者深了解工业机器人、并联机器人、AGV 移动车辆、立体仓库等,让读者对无人工厂、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型机器人等有感性认识。重向读者介绍机器人的生产过程及应用领域和前景,极具前沿性和时效性。<br/>【作者】<br/>沈 平 经济学硕士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战略管理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相关研究,主持辽宁省科技计划、辽宁省社科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等各类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教材六部。<br/>
目录展开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转型升级相关理论

一、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二、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三、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理论

第二章 全球制造业演变趋势与中国制造业变革

一、世界主要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轨迹

二、世界制造业的变革趋势

三、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四、我国制造业变革的战略选择

第三章 机器人与机器人产业

一、机器人的构成及分类

二、机器人产业链及特点

三、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四、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耦合关系

第四章 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二、发达国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情况

三、国外主要机器人企业发展情况

第五章 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加速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对策

第六章 沈阳制造业转型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路径探究

一、沈阳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基础、现状及方向

二、沈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