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资本一般”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73.90购买纸书

2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王嘉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31

字       数:28.0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在熟悉全部文献的写作过程和内容的基础上,本书找到一个恰当的解读框架——“资本一般”,以此来呈现《资本论》写作在这一阶段的困境、磨难及马克思尝试解决的思路和效果,全部细节的盘活把马克思这一时期工作的展准确地揭示出来,并使他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梳理(对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的批判)获得了畅通的解释。可以说,“资本一般”给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面貌,帮助他摆脱了困境,极大地影响了他后来“三卷四册”的结构,同时既通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以及思想史的关联,更显现出其思想的超越性,而且置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整体图景中也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方法。<br/>
目录展开

总序

文本学研究与对马克思思想的新理解

误解之一:文本研究只是做版本考证而不研究思想

误解之二:文本研究只是复述原著的思想而没有理论建树

误解之三:文本研究有意回避现实问题因而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引言 重新发现“资本一般”概念的理论意义

一、为何要重新研究“1861—1863年手稿”

二、解读“1861—1863年手稿”的多重困境

三、“资本一般”与“1861—1863年手稿”

第一章“资本一般”概念的提出过程

第一节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转向学转向

一、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开端

二、从“无产阶级”到“雇佣劳动”

三、从“剩余价值”到“资本一般”

第二节 “资本一般”理论的酝酿和写作

一、“资本一般”理论的酝酿期(1857年6月—1858年6月)

二、“资本一般”理论的写作期(1858年6月—1863年6月)

三、关于“资本一般”理论的三个提纲

第三节 “资本一般”理论的最终完成

一、“1861—1863年手稿”的写作过程

二、“1861—1863年手稿”的文本现状

三、“1861—1863年手稿”的出版情况

第二章“资本一般”的批判对象和批判方法

第一节 作为批判对象的“资本”

一、“资本—利润”模型的形成过程

二、“资本—劳动—利润”的扩展形式

三、利润理论争端与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

第二节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一、黑格尔哲学中的“一般”

二、通往“一般”的辩证逻辑

三、实现为“一般”的“资本”

第三节 作为批判方法的“一般”

一、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

二、抽象概念的自我扬弃

三、辩证法的起点和终点

第三章 作为理论整体的“资本一般”

第一节 广义“资本一般”理论的前两个环节

一、商品的二重性与一般等价物

二、简单流通与货币的形式规定

第二节 广义“资本一般”理论的第三个环节——狭义“资本一般”理论

一、资本的生产过程

二、资本的流通过程

三、资本和利润的形成

第三节 基于“资本一般”的经济理论史评述

一、关于价值理论的评述部分

二、关于利润理论的评述部分

三、历史评述部分的逻辑线索

第四章“资本一般”与古典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分工理论与生产劳动的界定

一、斯密对财富增长和分配的解释

二、“资本一般”与资本生产性批判

第二节 流通理论与不变资本的再生产

一、古典经济学对资本积累的辩护

二、“资本一般”与不变资本的补偿

第三节 地租理论与平均利润的形成

一、经济学中关于地租来源的争论

二、“资本一般”与地租理论的完成

第五章“资本一般”与庸俗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的解体与庸俗化

一、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困境

二、围绕李嘉图的经济学争论

第二节 庸俗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学

一、作为反对派的社会主义者

二、庸俗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节 “资本一般”与未来社会的逻辑构想

一、资本生产与自由的限度

二、资本生产的极限及扬弃

综论 重新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叙述逻辑

一、“资本一般”作为批判工具的有效性

二、“资本一般”与《资本论》的逻辑结构

三、“资本一般”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1861—1863年手稿”的相关文献

二、与论题相关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三、与论题相关的其他经济学、哲学著作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