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现代化工生产操控技术电子书

本书以现代化工生产技术与典型装置为背景,就化工生产中具有共性和代表性的的单元操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典型装置结构、工艺参数控制、仪表使用,生产装置车、停车的具体操作步骤、故障处理以及安全技术等内容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售       价:¥

纸质售价:¥27.20购买纸书

2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胡秀军 编著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01

字       数:9.9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着眼于化工企业生产实际,以应用操作技术内容为重,以现代化工生产技术与典型装置为背景,就化工生产中具有共性和代表性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典型装置结构,工艺参数控制,仪表使用,生产装置车、停车的具体操作步骤,故障处理以及安全技术等内容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本书适用于化工及相关企业一般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一线操作人员等阅读,也可以作为相关企业培训教材及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指导书。<br/>【推荐语】<br/>本书以现代化工生产技术与典型装置为背景,就化工生产中具有共性和代表性的的单元操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典型装置结构、工艺参数控制、仪表使用,生产装置车、停车的具体操作步骤、故障处理以及安全技术等内容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内容丰富,实用性强。<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内容提要

版权页

第一章 精馏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精馏分离的基本特点

二、精馏基本原理

三、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仪表控制、装置和设备的报警联锁

1.进料温度控制

2.塔釜加热电压控制

3.塔顶温度控制

4.塔顶冷凝液罐液位控制

5.报警联锁

三、物耗能耗指标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前准备

二、手动操作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三、采用仪表控制运行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四、DCS操作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第四节 安全生产技术

一、塔顶温度的异常处理措施

二、液泛或漏液现象的处理措施

附录1 精馏操作装置主要组成

附录2 精馏操作装置主要组成仪表一览表

附录3 乙醇-水体系平衡数据

附录4 精馏装置变频器的使用

附录5 精馏装置仪表的使用

一、面板说明

二、基本使用操作

三、AI人工智能调节及自整定 (AT) 操作

附录6 精馏装置的操作案例部分工艺参数结果与算例

一、全回流操作

二、部分回流操作

第二章 吸收-解吸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吸收的基本原理

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即气-液平衡关系

2. 流体力学性能

3. 传质性能

二、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主要工艺操作指标

1.操作压力

2.流量控制

3.温度控制

4.孔板流量计

5.储槽液位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法和仪表控制

1.吸收剂(解吸液)流量控制

2.吸收液储槽液位控制

3.吸收惰性气体流量控制

三、物耗能耗指标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前准备

二、手动操作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三、仪表运行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四、DCS操作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第四节 安全生产技术

一、吸收塔出口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处理措施

二、解吸塔出口吸收贫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处理措施

附录1 吸收-解吸装置主要组成

附录2 吸收-解吸装置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附录3 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吸收-解吸装置所用填料的相关参数

一、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吸收-解吸装置所用填料的相关参数

附录4 吸收-解吸装置的操作案例部分工艺参数结果与算例

第三章 传热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传热的基本方式及原理

1.热传导(又称导热)

2.对流传热

3.辐射传热

二、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

1.对流传热速率方程

2.对流传热系数αi的测定

3.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

三、物料流向及能量平衡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1.操作压力

2.流量控制

3.温度控制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法和仪表控制

1.空气进料量的控制

2.水蒸气压力的控制

三、物耗能耗指标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前的准备

二、手动操作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三、仪表控制运行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四、DCS操作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第四节 安全生产技术

一、空气出口温度突然升高处理措施

二、空气出口温度变低处理措施

附录1 换热设备主要组成

附录2 换热设备的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附录3 空气、水蒸气的性质

一、空气的性质

二、水蒸气的性质

附录4 换热设备的操作案例部分工艺参数结果与算例

一、1#传热装置

二、2#传热装置

三、3#传热装置

四、4#传热装置

第四章 干燥装置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干燥基本原理

1.干燥速率的测定

2.物料干基含水量

3.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4.干燥器内空气实际体积流量的计算

二、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仪表控制、装置和设备的报警联锁

1.导热油温度控制

2.流化床床层温度控制

3.空气流量控制

4.报警联锁

三、物耗能耗指标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前准备

二、手动操作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三、仪表运行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四、DCS操作方案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第四节 安全生产技术

一、干燥器床层膨胀高度发生较大变化处理措施

二、干燥器内空气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处理措施

三、干燥后产品湿含量不合格处理措施

附录1 流化床干燥设备的主要组成

附录2 流化床干燥装置的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附录3 物料性质

附录4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

第五章 流体输送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流体流动基本原理

1.流体流动阻力

2.流体流量的测定

3.离心泵

4.管路特性曲线

二、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1.操作压力

2.温度控制

3.液位控制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式、仪表控制、装置和设备的报警联锁

三、物料能耗指标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二、流体输送

1.离心泵输送流体

2.压缩空气输送流体

3.重力输送流体

4.真空抽送流体

5.反应釜液位控制

附录1 流体流动设备主要组成

附录2 流体流动设备的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附录3 本章介绍的操作案例部分工艺参数结果与算例

一、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二、流体输送

1.离心泵输送流体

2.压缩空气输送流体

3.真空抽送流体

三、文丘里流量计校正

四、管阻测定

第六章 萃取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萃取基本原理

1.物料衡算与杠杆定律

2.平衡连接线

3.分配曲线

4.脉冲填料塔

5.振动筛板塔

二、萃取过程计算

1.按萃取相计算的传质单元数NOE计算公式

2.按萃取相计算的传质单元高度HOE

3.按萃取相计算的体积总传质系数

三、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仪表控制、装置和设备的报警联锁

三、物耗能耗指标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准备

二、正常开车

三、正常操作

四、正常停车

第四节 安全生产技术

一、轻相出口中苯甲酸含量升高处理措施

二、物料乳化处理措施

附录1 萃取装置主要组成

附录2 萃取装置的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附录3 苯甲酸在水和煤油中的平衡浓度

第七章 蒸发装置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蒸发操作的特点

二、蒸发基本原理

三、蒸发器的选型

四、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仪表控制、装置和设备的报警联锁

三、物耗能耗指标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前准备

二、正常开车

三、正常操作

四、正常停车

附录1 蒸发设备主要组成

附录2 蒸发装置的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第八章 化工仪表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温度传感器

1.热电阻

2.热电偶

3.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二、压力传感器

1.压力的概念和术语

2.压力传感器种类

3.差压传感器

三、流量传感器

1.涡轮式流量计

2.转子流量计

3.电磁流量计

4.涡街流量计

四、液位测量中零点迁移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液位传感器零点迁移

2.液位传感器的线性度和偏差

五、调节阀

1.调节阀的选择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2.调节阀选择的基本程序

六、仪表的性能指标

1.仪表特点

2.主要技术参数

第二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液体流量单元

二、气体流量单元

三、温度液位单元

四、压力单元

第九章 固定床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固定床反应器

1.固定床反应器的优点

2.固定床反应器的缺点

二、固定床反应器流体力学

1.非中空固体颗粒的当量直径及形状系数

2.混合颗粒的平均直径及形状系数

3.固定床的当量直径

4.固定床的空隙率

5.固定床的流动特性

6.单相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力降

三、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仪表控制

三、物耗能耗指标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前准备

二、正常开车

三、正常操作

四、正常停车

第四节 安全生产技术

一、预热器和反应器温度下降处理措施

二、反应温度骤升处理措施

附录1 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主要组成

附录2 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第十章 流化床反应器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流态化

1.流态化现象

2.散式流态化和聚式流态化

3.沟流和腾涌

4.经典流态化和广义流态化

5.流态化技术的进展

二、流化床反应器

1.流化床的分类

2.流化床的主要特征

三、流化床反应器的运行与操作

1.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2.流量控制

四、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仪表控制

三、物耗能耗指标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前准备

二、正常开车

三、正常操作

四、正常停车

第四节 安全生产技术

一、流化状态异常处理措施

二、反应转化率显著降低处理措施

附录1 流化床反应器装置主要组成

附录2 流化床反应器装置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第十一章 釜式反应器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本知识

二、反应釜的换热方式

三、液液反应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仪表控制、装置和设备的报警联锁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前准备

二、正常开车

三、正常操作

1.反应中要求的工艺参数

2.主要工艺生产指标的调整方法

3.反应过程控制

四、正常停车

第四节 安全生产技术

一、温度过高现象处理措施

二、反应速率逐渐下降为低值及产物浓度变化缓慢处理措施

三、釜内气压较高但釜内液位下降缓慢处理措施

附录1 釜式反应器装置主要组成

附录2 釜式反应器装置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第十二章 间歇反应装置操作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反应器的基本知识

1.常用反应器的类型

2.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3.反应器的加料方式

4.反应器的换热方式

5.反应器的操作条件

6.反应器的选型

二、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

第二节 生产控制技术

一、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二、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仪表控制

三、物耗能耗指标

第三节 生产操作技术

一、开车前准备

二、反应器R101操作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三、反应器R201操作

1.正常开车

2.正常操作

3.正常停车

附录1 间歇反应釜设备主要结构

附录2 间歇反应釜设备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