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黔中王学研究——以孙应鳌、李渭为中心--阳明学研究丛书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63.50购买纸书

22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张小明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11-01

字       数:43.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王阳明在黔时期(1508-1510)是明代思想史、哲学史,甚至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历史性时段。他不仅在此创和初步构建了心学思想体系,扭转了中晚明的学术方向,而且奠定的深厚心学基础,使贵州阳明文化得以发端。阳明离黔后直至明亡的一百多年时间,阳明的亲炙弟子、再传弟子,乃至私淑弟子们,他们继承与发展阳明学说,使贵州的学术发展形成了一个没从有的高潮,形成了“黔中王门”这一重要的地域性阳明后学派别,王阳明也被公认为“黔学之祖”。《黔中王学研究:以孙应鳌、李渭为中心/阳明学研究丛书》旨在研究王阳明龙场悟道、贵州传道讲学后所形成的“黔中王学”,把它放在中晚明哲学史大背景中,紧扣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的发展脉络展考察。<br/>【作者】<br/>张小明,1982年生,贵州思南人。南京大学中国哲学博士。贵阳市息烽县人民政府干部,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贵阳孔学堂签约驻学者,贵州省阳明学会会员,贵阳市儒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黔中王门大师李渭思想初探》《论“意”在阳明心学的特殊作用》《浅议王阳明对儒禅的融通一一从其理想人格视角切》《试论楚中王门蒋信思想》《论致良知与公平正义》等论文十余篇。<br/>
目录展开

前折页

书名页

版权页

总序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黔中王学的形成

第一节 王阳明龙场悟道

一、心学转向

二、人生哲学

三、方法论

第二节 王阳明贵州传道时期思想

一、心本论的巩固

二、良知说的萌芽

三、生死观的不断体悟

第三节 黔中王学的形成

一、黔中王学初期——第一代

(一)外省籍弟子

(二)云贵弟子

二、黔中王学成熟期——第二、三代

(一)李渭

(二)孙应鳌

三、黔中王学衰落期——第四、五代

(一)郭子章

(二)邹元标及弟子

(三)李渭弟子

(四)孙应鳌弟子

第二章 心性学说

第一节 孙应鳌心性思想

一、心与性,心体与性体

(一)心与性

(二)心体与性体

二、乐为心性本体

三、人性论

第二节 李渭心性思想

一、“仁体”说

(一)仁体的基本含义

(二)仁体与良知

(三)仁体是“万物一体”之仁

二、心“有法”与“无法”之辩——黔中王学内部的一次论争

(一)马廷锡的心“有法”

(二)李渭的心“无法”

第三节 “心即理”“致良知”

一、孙应鳌、李渭论“心即理”

一、孙应鳌、李渭论“致良知”

第三章 “诚意”与“毋意”

第一节 孙应鳌“诚意慎独”论

一、“诚意”论

二、“慎独”论

三、与刘宗周“诚意慎独”说之比较

(一)二者的相同点

(二)二者的差异

第二节 李渭“毋意”说

一、“毋意”为宗

(一)“毋意”的基本内容

(二)“毋意”功夫与心性本体

(三)与杨简、王畿“毋意”理路一脉相传

二、“毋意”说的定位与价值

(一)对阳明“意”论的偏离

(二)对刘宗周“反动”的影响

第四章 “知行合一”说

第一节 孙应鳌“知行合一”说

一、孙应鳌“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

(一)知行的基本含义及关系

(二)“知行合一”与《论语》

(三)“知行合一”与《中庸》

二、“知行合一”与“心即理”“致良知”——本体论维度

三、“知行合一”与“诚意慎独”说——功夫论维度

第二节 李渭“先行”说

一、理论归宿于“先行”说

(一)“先行”说的主要内涵

(二)“毋意”说转向“先行”说

(三)“仁体”与“先行”的本体功夫关系

二、“先行”说的时代意识与意义

(一)“先行”说心性与事功统一的实践品格

(二)对“良知现成”论的批评

第五章 易学思想

第一节 心学派易学思想渊源

一、孙应鳌、李渭遵奉杨简“己易”理路

二、从王阳明“玩易”到黔中王学“谈易”

三、暗合王畿良知易学

第二节 易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数理兼取,归于心易

二、以心解易与以易证心

三、良知即易

第六章 黔中王学与其他王门后学

第一节 黔中王学与泰州王学

一、孙应鳌与王艮

二、李渭与耿定向、罗汝芳

第二节 黔中王门与江右王学

一、孙应鳌、李渭与邹守益、邹元标

二、孙应鳌、李渭与聂豹、罗洪先

第三节 黔中王学与浙中王学

一、孙应鳌、李渭与王畿

二、孙应鳌、李渭与钱德洪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后折页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