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5.40购买纸书

6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张艳萍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01

字       数:17.5万

所属分类: 教育 > 大中专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共3篇11章,分别为人员测评基础篇(第1-3章)、人员测评技术篇(第4-8章)、人员测评实施检验篇(第9-11章)。全书以人员测评经典理论为基础,多层次、多维度地阐述了人员测评体系、人员测评方法、人员测评实施及检验等多方面的内容。如何掌握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设计的工具和方法?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熟练使用各种人员测评工具?如何实施人员测评并对测评质量行检验?如何撰写一份完美的人员测评报告为人事决策提供参考?本书将会逐一呈现。本书还提供了大量实操案例和技能训练,同时使用前沿理论知识、新的资料及大量图表对理论行了很好地诠释。“特别提示”“即时案例”“相关”“牛刀小试”等特色模块化设计和自测题等环节,使本书不仅适用于师生使用,也能够满足人力资源相关工作人员及对人力资源感兴趣的人士、研究者、咨询师和培训师的学习、借鉴需要。<br/>【作者】<br/>张艳萍,1980年出生,副教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中级经济师,硕士。 北京吉利学院优秀教师。现为商学院工商系专职教师,具有近10年大学授课经验,长期讲授《员工招聘与选拔》、《人员素质测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兼任北方爱尔高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外部顾问。 参与*重课题1项(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北京市民办教育促项目2项;主持参与多项校级课题。主编教材1本,参编1本。公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作为骨干教师参与2011年全国财经类高校骨干教师培训和2013年北京市财经类院校骨干教师培训,所设计课程《员工招聘与选拔》获优秀奖。2015年全国高校应用型本科师资培训,获"骨干教师”荣誉称号。2016全国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16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内容简介

版权页

前  言

目录

第1篇 人员测评基础篇

第1章 人员测评导论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1.1 人员测评概述

1.1.1 人员测评的相关概念

1.1.2 人员测评的主要类型

1.2 人员测评的流程及应用

1.2.1 人员测评的流程

1.2.2 人员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3 人员测评实例

1.3.1 胜任力素质模型

1.3.2 建立人员测评的标准体系

1.3.3 指标体系的分析

1.3.4 测评指标量化

1.3.5 测评方案

1.3.6 测评实施

1.3.7 试测及分析、撰写测评报告并跟踪评估结果

1.4 人员测评的发展历程

1.4.1 西方国家人员测评的发展历程

1.4.2 我国人员测评的发展历程

课后测试题

第2章 人员测评的理论基础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2.1 人员测评的量化理论

2.1.1 人员测评量化的内涵

2.1.2 人员测评量化的形式

2.2 人员测评的胜任力理论

2.2.1 胜任力的内涵

2.2.2 常见的几种胜任力模型

2.2.3 构建胜任力模型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

2.2.4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注意事项

2.3 人员测评的其他基础

2.3.1 人员测评的素质论基础

2.3.2 人员测评的方法论基础

2.3.3 人员测评的统计学基础

2.4 人员测评理论基础实例

2.4.1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过程

2.4.2 胜任力模型系统的运用

课后测试题

第3章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设计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3.1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概述

3.1.1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的内涵

3.1.2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的要素

3.1.3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的价值

3.2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设计的基本问题

3.2.1 人员测评指标的设计原则

3.2.2 人员测评指标的计量方式

3.2.3 人员测评指标的设计方法

3.3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的建立

3.3.1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的横向结构

3.3.2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

3.3.3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建立的步骤

3.4 人员测评指标标准体系设计实例

3.4.1 明确素质测评的客体与目的

3.4.2 确定测评的项目或参考因素

3.4.3 确定素质测评指标标准体系的结构

3.4.4 筛选与表述人员测评指标

3.4.5 确定人员测评指标权重

3.4.6 规定人员测评指标的计量方法和测评方法

3.4.7 试测、修改、完善测评指标体系

课后测试题

第2篇 人员测评技术篇

第4章 书面信息分析法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4.1 履历表分析法

4.1.1 履历表分析法概述

4.1.2 履历表分析法实例

4.2 申请表分析法

4.2.1 申请表分析法概述

4.2.2 申请表分析法实例

4.3 推荐信分析法

4.3.1 推荐信分析法概述

4.3.2 推荐信核查

4.4 个人档案分析法

4.4.1 个人档案的含义

4.4.2 个人档案的类型

4.4.3 档案分析法的缺陷

课后测试题

第5章 心理测量法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5.1 心理测量法概述

5.1.1 心理测量的相关概念

5.1.2 常用的心理测量法

5.1.3 心理测试的类型

5.1.4 心理测试的标准化

5.2 智力测试

5.2.1 智力的构成和衡量

5.2.2 智力测试的常用工具

5.3 能力倾向测试

5.3.1 能力倾向测试概述

5.3.2 一般能力倾向测试

5.3.3 特殊能力倾向测试

5.4 人格测试

5.4.1 人格测试概述

5.4.2 人格测试的工具

课后测试题

第6章 笔试测评法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6.1 笔试测评法概述

6.1.1 笔试测评的内涵

6.1.2 笔试测评的类型

6.1.3 笔试测评的实施程序

6.2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6.2.1 双向细目表概述

6.2.2 双向细目表的类型

6.3 笔试题的设计与编写

6.3.1 笔试题的设计形式

6.3.2 编制试题的常用技巧

6.3.3 笔试试卷的编制

6.3.4 笔试的实施与管理

课后测试题

第7章 面试测评法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7.1 面试测评法概述

7.1.1 面试测评的内涵

7.1.2 面试测评的类型

7.1.3 面试测评的内容

7.1.4 面试测评的流程

7.2 面试题目的编制

7.2.1 面试题目的编制原则

7.2.2 面试题目的编制要求

7.2.3 面试题目的编制类型

7.2.4 面试题目的编制步骤

7.3 面试测评的实施

7.3.1 面试测评的组织模式

7.3.2 面试测评的评价标准

7.3.3 面试成绩的评定

7.3.4 面试测评实施中的操作技巧

7.4 面试测评法实例

7.4.1 建立外销主管岗位胜任特征模型

7.4.2 确定面试测评要素并设计问题

7.4.3 实施面试测评

7.4.4 面试总结阶段

课后测试题

第8章 人才评价中心技术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8.1 人才评价中心技术概述

8.1.1 人才评价中心的内涵

8.1.2 人才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

8.2 人才评价中心技术的实施

8.2.1 人才评价中心技术的实施流程

8.2.2 影响人才评价中心技术有效性的因素

8.2.3 测评结果的反馈原则

8.2.4 人才评价中心技术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8.3 公文筐测验

8.3.1 公文筐测验的内涵

8.3.2 公文筐测验的操作流程

8.3.3 公文筐测验的注意事项

8.4 无领导小组讨论

8.4.1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内涵

8.4.2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

8.4.3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注意事项

8.5 人才评价中心技术应用实例

8.5.1 销售经理的任职资格

8.5.2 销售经理的评价维度

8.5.3 测评工作流程

8.5.4 采用的人才评价中心技术

8.5.5 评价者及相关培训

8.5.6 评价结果的整合

课后测试题

第3篇 人员测评实施篇

第9章 人员测评的组织实施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9.1 人员测评组织实施的一般流程

9.1.1 确定人员测评目的

9.1.2 构建测评标准体系

9.1.3 制定测评实施方案

9.1.4 组织实施人员测评

9.1.5 分析报告测评结果

9.2 人员测评实施的基础环节

9.2.1 统一思想认识

9.2.2 成立项目小组人员

9.2.3 选择测评人员

9.2.4 培训测评人员

9.2.5 建立必要的后勤保障

9.3 人员测评方案的设计

9.3.1 人员测评方案的内容

9.3.2 设计人员测评方案的注意事项

9.3.3 人员测评方法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9.4 人员测评中的误差及防范

9.4.1 测评本身引起的误差及防范

9.4.2 施测过程中引起的误差及防范

9.4.3 被测评者引起的误差及防范

9.4.4 评价人员引起的误差及防范

9.5 人员测评组织实施实例

9.5.1 明确测评目的,统一思想认识

9.5.2 构建素质测评标准体系

9.5.3 制订素质测评的实施计划

9.5.4 组织实施人员素质测评

课后测试题

第10章 人员测评质量分析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10.1 人员测评的信度分析

10.1.1 测评信度概述

10.1.2 信度的分类及估计方法

10.2 人员测评的效度分析

10.2.1 测评效度概述

10.2.2 效度的分类及估计方法

10.3 人员测评的项目分析

10.3.1 项目难度

10.3.2 项目区分度

10.3.3 项目独立性

10.3.4 项目选项质量

课后测试题

第11章 人员测评结果的报告与运用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导入案例

11.1 人员测评报告概述

11.1.1 人员测评报告的意义

11.1.2 人员测评报告的基本内容

11.1.3 人员测评报告的类型

11.2 人员测评结果的处理

11.2.1 数据综合

11.2.2 内容分析

11.3 人员测评报告的撰写

11.3.1 人员测评报告的撰写原则

11.3.2 撰写人员测评报告的注意事项

11.3.3 个体测评报告的撰写

11.3.4 总体测评报告的撰写

11.4 人员测评结果的运用

11.4.1 人员测评结果的运用范围

11.4.2 人员测评结果的运用误区

11.4.3 人员测评结果的跟踪

课后测试题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