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化机理与提升路径: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电子书

售       价:¥

2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郭庆宾

出  版  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31

字       数:13.7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和逐利性,使得资源的流动和集聚成为其主要空间表现形式。资源集聚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随着资本、技术、人才、信息、金融等区域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组,受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等空间区位选择作用的叠加影响,资源要素向某一区域不断集中的动态过程,是区域竞争力的体现。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实证定量研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时间演化;3)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演化;4)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化的影响机理;5)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提升路径。
目录展开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群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和发展核心

1.1.2 资源集聚能力成为衡量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1.1.3 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级城市群迎来历史发展契机

1.1.4 城市群发展路径和建设模式亟待规律挖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城市群研究

2.2 资源集聚能力研究

2.2.1 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2.2.2 资源集聚能力定义与内涵

2.2.3 资源集聚能力形成过程与机制

2.2.4 资源集聚能力主体研究

2.2.5 资源集聚能力对象研究

2.2.6 资源集聚能力测度方法研究

2.2.7 资源集聚效应研究

2.2.8 资源集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2.9 资源集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长江中游城市群概况

3.1 区位与范围

3.2 资源环境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候

3.2.3 河流湖泊

3.2.4 生物资源

3.2.5 生态环境

3.3 社会经济发展

3.3.1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

3.3.2 经济发展

3.3.3 综合交通

3.3.4 教育科技

3.3.5 历史文化

3.3.6 区域协作

3.4 存在的问题

4 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熵值法

4.2.2 AHP法

4.2.3 组合赋权

4.3 本章小结

5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时序演化

5.1 研究方法

5.1.1 资源集聚能力得分计算

5.1.2 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5.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时序演化

5.2.1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整体演化

5.2.2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群(圈)际差异演化

5.2.3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城际差异演化

5.3 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类资源集聚能力的时序演化

5.3.1 人口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2 土地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3 经济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4 金融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5 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6 公共设施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7 文化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8 生态环境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9 政策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10 对外开放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4 本章小结

6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空间格局演变

6.1 研究方法

6.1.1 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

6.1.2 城市基尼指数

6.1.3 首位度

6.1.4 资源集聚能力重心模型

6.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空间格局演变

6.2.1 城市群内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异格局演变

6.2.2 城市群内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首位分布特征演变

6.2.3 城市群资源集聚重心跃迁

6.2.4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全国资源集聚格局中的位置

6.3 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类资源集聚能力格局的空间演变

6.3.1 人口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2 土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3 经济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4 金融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5 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6 公共设施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7 文化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8 生态环境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9 政策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10 对外开放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4 本章小结

7 全国主要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对比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位序—规模模型

7.1.2 核密度分析

7.1.3 空间自相关分析

7.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 全国主要城市群概况

7.3 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差异对比分析

7.3.1 资源集聚能力的群际差异对比

7.3.2 资源集聚能力的城际差异对比

7.4 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7.5 城市群资源集聚空间格局对比分析

7.5.1 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

7.5.2 各类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

7.6 本章小结

8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演化机理

8.1 研究方法

8.1.1 地理探测器

8.1.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8.1.3 资源集聚能力影响因素指标

8.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资源集聚能力影响机制分析

8.2.1 全国层面资源集聚能力影响机制的地理探测分析

8.2.2 长江中游城市群层面资源集聚能力演化机制的地理探测分析

8.3 基于多元逐步回归的资源集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8.3.1 全国层面资源集聚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8.3.2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演化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8.4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演化机理分析

8.4.1 资源集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8.4.2 资源集聚能力的演化影响机理

8.5 本章小结

9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提升路径

9.1 “汇聚”:培育资源集聚强大引力

9.1.1 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壮大城市群经济实力

9.1.2 发挥城市群科教优势,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9.1.3 提升设施支撑保障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9.1.4 加快城市群绿色发展,提升城市群生态环境魅力

9.2 “流通”:打通资源集聚快速通道

9.2.1 加强“门户枢纽”对外交通建设,打造资源进出快速通道

9.2.2 优化提升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资源流动和集聚速度

9.2.3 构筑现代化城市群信息网络,提高资源集聚效率和效益

9.3 “准入”:破除资源集聚门槛障碍

9.3.1 加强城市群统一大市场建设,培育资源流动集聚平台

9.3.2 大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集聚

9.3.3 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破解资源要素流动障碍

9.4 “组织”:优化资源集聚利用配置

9.4.1 推动多中心、网络化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

9.4.2 加快产业协同发展、错位有序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9.4.3 加强城市群资源整合与消化吸收,实现资源集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索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