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大学计算机——理解和运用计算思维电子书

本书采用对比联想式、场景理解与模拟、习练式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理解程序执行、理解复杂系统计算思想的能力。全书分为15章,内容包括什么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基础:0 和1 与 逻辑,计算思维基础:0 和1 与机器程序,机器程序的执行,程序构造是一种计算思维,程序的基本构造手段:递归与迭代,程序编写:计算思维与计算机语言,理解复杂计算环境:计算思维与管理维等。

售       价:¥

纸质售价:¥31.80购买纸书

19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战德臣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8-09-01

字       数:26.2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理论与教程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采用对比联想式、场景理解与模拟、习练式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理解程序执行、理解复杂系统计算思想的能力。全书分为15章,内容包括什么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基础:0 和1 与 逻辑,计算思维基础:0 和1 与机器程序,机器程序的执行,程序构造是一种计算思维,程序的基本构造手段:递归与迭代,程序编写:计算思维与计算机语言,理解复杂计算环境:计算思维与管理维等。<br/>【推荐语】<br/>本书采用对比联想式、场景理解与模拟、习练式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理解程序执行、理解复杂系统计算思想的能力。全书分为15章,内容包括什么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基础:0 和1 与 逻辑,计算思维基础:0 和1 与机器程序,机器程序的执行,程序构造是一种计算思维,程序的基本构造手段:递归与迭代,程序编写:计算思维与计算机语言,理解复杂计算环境:计算思维与管理维等。<br/>【作者】<br/>作者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参与企业项目制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主编的多部教材,得到老师们的认可<br/>
目录展开

版权页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什么是计算思维

1.1 趣味故事:用小白鼠检验毒水瓶

1.2 什么是计算思维

1.2.1 二进制思维

1.2.2 二分法——人类普遍应用的思维

1.2.3 过程化与符号变换思维

1.2.4 计算思维的概念

1.3 扩展学习:计算思维的价值在哪里

1.3.1 0和1及其特性

1.3.2 偶校验:判断数据传输有无错误

1.3.3 类比小白鼠问题判断哪一位出错

1.4 基础知识:进位制及其相互转换

1.4.1 二进制、十进制与r进制

1.4.2 进位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1.5 计算之树——大学计算思维教育空间

1.6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计算思维

1.6.1 为什么:设计、构造和应用典型的计算工具需要计算思维

1.6.2 怎样学:了解认知学习的不同深度

1.6.3 怎样学:对比—联想式学习方法

第2章 计算思维基础:0和1与逻辑

2.1 用0和1表示万事万物

2.1.1 用0和1进行编码

2.1.2 用0和1编码表示英文字母与符号

2.1.3 用0和1表示中文文字

2.1.4 用0和1表示图像

2.1.5 习与练:识别0/1串表示的语义

2.1.6 扩展学习:用0和1表示万事万物

2.2 用0和1与逻辑表达计算

2.2.1 基本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

2.2.2 基于0和1表达的逻辑运算

2.2.3 习与练:应用逻辑运算表达复杂计算关系

2.3 用0和1与逻辑实现自动化

2.3.1 用开关性元件实现基本逻辑运算

2.3.2 用另一种符号表达逻辑运算

2.3.3 习与练:应用逻辑运算认识电子电路

2.4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2.4.1 为什么:符号化—计算化—自动化思维是计算机最本质的思维模式

2.4.2 怎样学:习练式学习方法

第3章 计算思维基础:0和1与机器程序

3.1 如何让机器自动计算一个多项式

3.2 用0和1表达机器中的数据:机器数

3.2.1 机器存储数据的一些限制

3.2.2 有符号数及符号的表达

3.2.3 扩展学习:小数点的表达

3.2.4 扩展学习:减法是可以用加法实现的

3.3 用0和1表达机器能够完成的动作(指令):一种形式的编码

3.4 用0和1表达机器程序

3.4.1 习与练:读一读机器程序

3.4.2 习与练:改一改机器程序

3.5 基础知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

3.5.1 计算机语言

3.5.2 机器语言及微程序语言

3.5.3 汇编语言

3.5.4 高级语言

3.6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3.6.1 为什么:数据、指令和程序是计算思维最基本的内容

3.6.2 怎样学:体验式学习方法

第4章 机器程序的执行

4.1 机器数据和机器程序的保存与读写:存储器

4.1.1 存储单元:存储地址与存储内容的区别

4.1.2 习与练:读一读存储器中的程序与数据

4.2 从概念层面理解机器程序的执行

4.3 从内部结构层面理解机器程序的执行

4.3.1 运算器:实现基本运算的部件

4.3.2 控制器:机器程序的解读与执行部件

4.3.3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4.3.4 扩展学习:信号传递次序的控制机制——时钟与节拍

4.4 从动态执行过程层面理解机器程序的执行

4.4.1 机器指令的执行:取指令与执行指令

4.4.2 习与练:场景中模拟机器程序的执行

4.5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4.5.1 为什么:学习计算机,首先要理解机器程序是如何被执行的

4.5.2 怎样学:场景理解式学习方法

第5章 程序构造是一种计算思维

5.1 表达程序的一种简单方法:数值与运算组合式

5.1.1 一种简单的语言:运算组合式

5.1.2 习与练:用运算组合式进行组合构造训练

5.2 程序构造基本——命名计算对象

5.2.1 计算对象的命名、再构造与计算执行

5.2.2 习与练:计算对象的命名、再构造与计算执行

5.3 程序构造基本:定义新运算/新过程

5.3.1 定义新运算符,即新的运算(或新的过程)

5.3.2 习与练:新运算符的定义、使用与计算执行

5.3.3 运算组合式的两种计算模式

5.4 扩展学习:复杂程序的构造

5.4.1 运算组合式中条件的表达方法

5.4.2 习与练:用条件运算组合式构造复杂的程序

5.5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5.5.1 为什么:程序是体现计算系统千变万化功能的表达手段

5.5.2 怎样学:练中学与学中练

第6章 程序的基本构造手段:递归与迭代

6.1 一些需要递归表达的示例

6.2 计算中的递推式与递归函数

6.2.1 递推式与递归函数的概念

6.2.2 习与练:体验递归函数的构造魅力

6.3 体验两种不同递归函数的魅力

6.3.1 习与练:体验两种递归函数的计算过程

6.3.2 两种递归函数的计算过程分析

6.4 习与练:递归与迭代的运用

6.4.1 语言语法要素的递归定义及运用

6.4.2 汉诺塔——一种似乎只能用递归求解的问题

6.5 扩展学习:递归程序的执行过程

6.5.1 实现阶乘运算的递归程序和迭代程序执行过程比较

6.5.2 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程序和迭代程序执行过程比较

6.6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6.6.1 为什么:递归和迭代是表达机器重复执行动作的基本方法

6.6.2 怎样学:模拟式学习方法

第7章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编写

7.1 一个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示例及分析

7.2 高级语言程序的基本要素

7.2.1 常量、变量与赋值语句

7.2.2 算术表达式、比较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

7.2.3 分支结构控制语句If

7.2.4 有界循环结构控制语句For

7.2.5 条件循环结构控制语句Do While

7.2.6 函数结构语句

7.2.7 系统函数及其调用

7.2.8 几种计算机语言的程序基本要素书写规范比较

7.3 习与练: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

7.3.1 基本表达式及赋值语句的书写练习

7.3.2 基本程序控制语句的书写练习

7.3.3 啤酒瓶问题求解的程序设计

7.3.4 利用差分法求解多项式的程序设计:迭代法

7.3.5 阅读并模拟执行高级语言程序

7.4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7.4.1 为什么:计算机语言是人与机器交流的工具

7.4.2 怎样学:写程序与读程序

第8章 理解复杂计算环境:计算思维与管理

8.1 基本的计算环境:存储体系

8.1.1 不同类型的存储器

8.1.2 不同类型的存储器需组合使用,实现性能—价格的优化

8.1.3 现代计算机的基本计算环境

8.2 计算环境的管理者:操作系统

8.2.1 操作系统的作用

8.2.2 “分工—合作—协同”思维理解操作系统

8.3 习与练:存储资源的化整为零与还零为整

8.3.1 一个化整为零的示例

8.3.2 磁盘与文件管理

8.3.3 进一步理解化整为零与还零为整

8.4 现代计算机的演进与发展

8.4.1 了解操作系统管理CPU的方式

8.4.2 现代计算机的演进与发展

8.5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8.5.1 为什么:由理解“计算资源的管理”到理解“社会资源的管理”

8.5.2 怎样学:化复杂为简单

第9章 问题求解策略与算法表达

9.1 问题求解与算法:两个问题的提出

9.2 算法及其基本表达方法

9.2.1 一种问题求解思维及算法的概念

9.2.2 算法的3种基本表达方法

9.2.3 习与练:基本算法的表达

9.3 习与练:用遍历策略与贪心策略进行问题求解

9.3.1 用遍历策略求解TSP问题与背包问题

9.3.2 遍历策略求解存在什么问题

9.3.3 用贪心策略求解TSP问题与背包问题

*9.4 习与练:算法表达

9.4.1 TSP问题求解的算法表达

9.4.2 背包问题求解的算法表达

9.5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9.5.1 为什么:所有的计算问题都体现为算法

9.5.2 怎样学:阅读算法、表达算法与构造算法

第10章 数据管理思维也是一种计算思维

10.1 数据与数据管理

10.2 数据的基本形态:表与关系

10.2.1 熟悉表及其相关的术语

10.2.2 习与练:深入理解“表/关系”的特性

10.3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关系操作

10.3.1 熟悉表的基本操作:关系操作

10.3.2 习与练:用关系操作及其组合操纵数据

10.4 扩展学习:关系及关系代数

10.4.1 关系:“表”的数学定义

10.4.2 关系代数:“表”操作的数学定义

10.5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0.5.1 为什么:数据管理需要抽象、理论和设计

10.5.2 怎样学:理解—区分—命名—表达

第11章 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语言

11.1 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11.1.1 数据库系统

11.1.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思维模式

11.2 关系数据库语言SQL

11.2.1 由关系模型初步认识SQL

11.2.2 SQL语言总体概览

11.2.3 熟悉建立数据库的SQL语句

11.2.4 习与练:利用SQL语言建立数据库

11.3 习与练: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

11.3.1 熟悉SELECT-FROM-WHERE-ORDER BY语句

11.3.2 习与练:用SELECT-FROM-WHERE-ORDER BY语句进行数据查询

11.4 习与练: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统计计算

11.4.1 熟悉SELECT-FROM-WHERE-GROUP BY语句

11.4.2 习与练:用SELECT-FROM-WHERE-GROUP BY语句进行统计计算

*11.5 扩展学习:用SQL语言进行复杂查询

11.5.1 熟悉子查询

11.5.2 利用子查询进行复杂查询

*11.6 扩展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1.7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1.7.1 为什么:数据管理也是计算思维

11.7.2 怎样学:案例式对比式学习

第12章 数据与社会:数据也是生产力

12.1 什么是大数据

12.2 数据分析示例:多维数据分析

12.2.1 一个例子:超市数据库

12.2.2 熟悉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二维交叉表

12.2.3 由二维数据分析发展为多维数据分析

12.3 数据挖掘示例:炒股不看股盘看微博

12.3.1 啤酒与尿布的故事

12.3.2 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12.3.3 由事务数据库挖掘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示例

12.3.4 还能挖掘什么样的规则

12.3.5 还能从哪些形式数据中挖掘

12.4 大数据与社会

12.4.1 大数据运用的一个例子

12.4.2 大数据价值发现:不一样的思维

12.4.3 大数据的隐私问题

*12.5 扩展学习:大数据的管理

12.5.1 大数据管理:由结构化到非结构化

12.5.2 各种资源聚集成库

12.6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2.6.1 为什么:大数据改变了人的观念,不可能的也许就是可能

12.6.2 怎样学习:思维上要浮想联翩,技术上要不求甚解

第13章 网络化社会基础:计算机网络

13.1 计算机网络——社会互联的基础

13.1.1 通信基础

13.1.2 协议、分层与不同的编解码器

13.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2 对比邮政网络,理解计算机网络

13.2.1 解剖邮政网络

13.2.2 对比邮政网络,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有关层次及概念

13.3 扩展学习:TCP/IP不同层次协议的简要解析

13.3.1 网络层(IP层)——对应收发邮局层

13.3.2 应用层协议——对应发件人/收件人层

13.3.3 传输层协议——对应聚集点/分送点层

13.3.4 数据链路层——对应发送站点/接收站点层

13.3.5 物理层——对应运输层

13.4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3.4.1 为什么:互联互通是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

13.4.2 怎样学习:类比分析式学习法

第14章 信息网络:信息组织与信息传播的基本思维

14.1 机器成为信息的新载体,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手段

14.2 标记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基础

14.2.1 熟悉信息网络中一种广泛应用的语言:标记语言

14.2.2 万维网的基本思维

14.3 无限资源库的发掘和利用

14.3.1 网络自动搜索——搜索引擎

14.3.2 互联网半/非结构化数据管理:XML

*14.3.3 扩展学习:半/非结构化数据(文档)的查找与搜索

14.3.4 扩展学习:互联网网页排序的基本思维

14.4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4.4.1 为什么:互联网的智能化基础

14.4.2 怎样学习:内容驱动技术的学习方法

第15章 网络与社会:互联的世界

15.1 互联网的创新思维

15.1.1 大众产生内容,大众创造价值

15.1.2 大众开发软件,大众消费软件,大众创造价值

15.1.3 由购买转为租用,由销售转为出租:云计算/云服务

15.2 “互联网+”的创新思维

15.2.1 什么是“互联网+”

15.2.2 基于物联网的产品全生命期服务:不卖产品卖服务

15.2.3 万般皆服务与共享经济

15.2.4 智慧地球与国家人工智能规划

15.3 网络化与社会:问题与挑战

15.4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5.4.1 为什么: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15.4.2 怎样学习: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