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百年清史研究史·政治史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电子书

售       价:¥

4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刘文鹏,杨瑞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4-02

字       数:398.0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卷对清末民初以来百余年间清代政治史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总结。由于清代政治史内容极为丰富,本卷只能以问题为导向,采择取舍:一方面按照类别对八旗政治、皇权政治、官僚政治、政治革命等问题的学术研究历程进行归纳,另一方面也注重对近代史、革命史、王朝史等不同视野转换之下政治史研究成果的提炼,以期能够真实把握百余年来清代政治史研究的实际状况,捕捉各种问题研究不断发展、激荡的关节点,展现清代政治史研究的学术脉络,并尝试揭示学术史演变背后的动力。
目录展开

总序

导论

第一章 从部落到国家:清代八旗政治变迁研究

第一节 八旗创建与变革问题研究

一、关于八旗制度的渊源

二、关于八旗制度的创建时间

三、关于八旗旗主与清初的四次改旗

四、关于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的变迁

(一)八旗蒙古的建立及其相关问题

(二)八旗汉军的形成及其相关问题

第二节 清朝从八旗体制到国家构建的相关问题研究

一、关于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体制的研究

二、关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研究

三、关于八旗制度官僚行政化变革的研究

四、关于八旗与满族国家构建的研究

(一)张晋藩、郭成康:《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史》

(二)刘小萌:《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

(三)姚念慈:《满族八旗制国家初探》

(四)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

第三节 国家制度之下的八旗官僚体制研究

一、关于八旗封爵制度的研究

(一)对宗室封爵制度的研究

(二)对异姓封爵制度的研究

二、关于八旗驻防制度的研究

三、关于八旗旗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四、关于内务府的研究

(一)对内务府包衣的研究

(二)对内务府机构的研究

第四节 清末八旗制度的存废问题研究

第二章 专制的顶峰:清代皇权政治研究

第一节 清代皇帝研究

一、由清入民:清代皇帝研究的学术化

(一)清朝史书与革命派论述中的清代皇帝

(二)清帝秘闻与民间传言

(三)对清代皇帝的学术性研究

二、唯物史观与影射史学指导下的清代皇帝研究

三、改革开放以后清代皇帝研究的多面相

(一)传统疑案的再考证与论争

(二)清代皇帝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清代中枢权力机制研究

一、关于内阁体制的研究

(一)关于清代内阁的沿革

(二)关于内阁的职掌、职官与运行机制

(三)关于内阁的性质与地位

二、关于军机处体制的研究

(一)民国时期军机处的资料整理与研究情况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军机处的学术研究成果概况

(三)学界关于军机处的争论焦点

三、关于奏折制度的研究

(一)奏折资料的编译出版

(二)奏折制度研究之发展状况

第三节 清代宫廷与皇权政治研究

一、关于宫廷女性群体及皇室婚姻制度研究

二、侍卫群体与相关制度研究

三、宫廷礼仪、礼乐制度研究

四、对宫廷绘画等艺术的政治功能的探讨

第四节 清代皇位继承制度研究

一、学术脉络

二、整体性研究

三、各阶段研究的焦点

第三章 清代官僚政治研究

第一节 铨选考核:清代官员选任与监督研究

一、清代官员选任制度

(一)宏观研究

(二)专题研究

二、清代官员监察制度研究

第二节 清代督抚政治研究

一、关于督抚制度设置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督抚的选任问题

(二)关于督抚的职掌问题

二、关于督抚权力运行及其与中央关系问题

三、关于学政与道制的研究

四、清代督抚幕府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三节 清代州县政治研究

一、关于州县制度及其权力运行的研究

二、关于绅士阶层社会权力的研究

三、关于州县幕友、书吏、长随的研究

四、皇权是否下县?关于州县佐官的研究

第四章 “近代史”还是“王朝史”?两种视域下的晚清政治与制度变革研究

第一节 “近代史”视野下晚清制度变革研究的宏观趋势

一、勃兴:基于现实关照的清代政制史研究(民国时期)

二、停滞:革命史叙事下制度研究之衰微(1949—1978)

三、繁盛: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制度研究再兴(1979—1999)

(一)官制

(二)外交

(三)法制

(四)军事

(五)其他

四、走向多元格局:制度研究新趋势(2000年以来)

(一)关注区域性制度的运作或变迁

(二)注重基层制度研究

(三)由静态描述转向动态考察

(四)日趋微观化的研究

(五)研究范围拓展

第二节 作为“王朝史”的晚清政治变革研究

一、宏观研究

二、专题研究

(一)关于辛酉政变、垂帘听政体制及慈禧、奕政争的研究

(二)关于帝党、后党之争的研究

(三)关于载沣摄政体制的研究

第五章 革命史观与晚清民间起事、革命百年话语之嬗变

第一节 由“造反”到“革命”———新话语的引入

一、白莲教、会党和捻军

(一)白莲教

(二)会党

(三)捻军

二、太平天国

三、义和团

四、辛亥革命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的话语表述(1949—1979)

一、会党、捻军和其他小规模农民起义

(一)会党

(二)捻军

(三)其他小规模农民起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

三、义和团运动

四、辛亥革命

(一)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类型及意义

(二)关于辛亥革命成败之评估与认识问题

(三)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外各种政治力量关系问题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的多样化走向(1980— )

一、白莲教、会党与捻军

(一)白莲教

(二)会党

(三)捻军

二、太平天国运动

三、义和团

四、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性质再讨论:全民革命还是资产阶级革命

(二)两种取向:“告别革命”与“无法告别的革命”

(三)话语转换:从“革命”转向“现代化”

(四)辛亥革命百年历史记忆研究以及研究的整体性呼唤

第六章 清末政治变革与近代国家构建

第一节 地方军事化与晚清军政集团研究

一、问题初涉:清季民国时期研究(1840—1949)

(一)王闿运与《湘军志》

(二)王定安与《湘军记》

(三)罗尔纲的《湘军新志》与《晚清兵志》

(四)报刊文章

二、陷入沉寂:革命史学范式(1949—1978)

(一)革命史中的附庸与批判

(二)影射史学下的扭曲

三、新的转向:走出革命史学(1978—1999)

(一)湘军研究

(二)淮军研究

(三)北洋新军研究

四、跨领域探索:新时期的取向(2000年以来)

(一)湘军

(二)淮军

(三)北洋新军

五、问题与展望

第二节 清末新政研究

第三节 清帝逊位及皇帝制度终结研究

一、民国学人的褒贬评述(1949年前)

二、辛亥革命史框架下的探讨(1949—1979)

三、新时期研究的专题化趋势(1980— )

(一)对南北议和的研究

(二)关于列强的活动和态度的研究

(三)相关人物及群体研究

(四)关于《清帝逊位诏书》及《清室优待条件》

(五)关于清帝逊位的意义

第七章 回到“国家”:中国学术界对“新清史”的回应及对清代政治史研究方向之思考

第一节 交锋:“新清史”的兴起与国内外的数次论争

一、“新清史”的兴起

二、“新清史”思潮的引进与国内的回应

三、“新清史”观点回应的新阶段

第二节 争鸣:“新清史”争论中的主要观点

一、满洲、族群与满文档案

(一)满洲是否“汉化”

(二)如何看待满洲的“族群认同”

(三)满文档案在清史研究中的地位

二、内亚、帝国与殖民主义

(一)“清朝”不是“中国”?

(二)清朝的成功在于“内亚”?

(三)清朝是近代“殖民帝国”?

三、对“新清史”的回应与评价

第三节 以“国家构建”为路径,推进清代政治史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