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贺普仁针道撷英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67.60购买纸书

6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贺书元,刘海华,孙悦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01

字       数:17.4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该书精选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学术思想、选穴思路、治病组方之法以及练习医功之法;结合贺老学术传承人的临证医案以及传承弟子在临证发挥的心得体悟,加以评,详细解读贺老治病选穴的思路。此书重在实用,精选贺老学术思想中的精华,给读者以更为直观的传授。由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长女,国医大师贺普仁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的代表性学术传承人,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副会长贺书元及贺普仁弟子等主编。<br/>【作者】<br/>贺书元教授,1944年生人,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长女,国医大师贺普仁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的代表性学术传承人,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副会长。本人受完整的医学教育,出身传统医学世家,热爱国学,有良好文学底蕴。为传播中医曾走过欧亚两大洲,曾在德国纽伦堡,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意大利维罗纳等地讲学,受到广大学员的好评。秉承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还医与民”的重托办的贺氏针灸三通法传承模式,目前已形成了,培训教育、师承教育、临床见习、等传承体系。对贺氏针灸三通法的学术思想行整理和挖掘,组织贺氏针灸三通法传承人和传承弟子展学术交流和传承培训。编辑传承教材1部。自2011年起,国医大师贺普仁贺氏针灸三通法师承研修班,已培养万余名余名贺氏针灸三通法学员。策划录制《国医大师贺普仁针道公益特训班》网络公益视频课程,让中医知识传播更为便捷,让学习变的简单,2015年至今在线培训学员数十万人。个人专著《灸疗师教材》,参与编写《贺普仁针灸传心录》、《贺氏针灸三通法操作图解》等。<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贺普仁针道撷英》编委会

前 言

第一章 贺氏针灸三通法

第一节 再论“病多气滞,法用三通”

一、从“全神养真”看中医整体观

二、读中医典籍悟针灸之妙

三、以“取象比类”谈经络体系

四、论“病多气滞”,“滞”在经络

第二节 贺普仁教授医功学术思想

一、武医丹修,三通针法

二、针灸不练功,累死也无功

三、练针先练身,练气后运针

四、练功与针灸完美结合

五、熟读经典,博采众长

六、医德占九,医术占一

七、中医要有文化底蕴

第三节 贺普仁教授学术思想传承——“十根针”

一、针之魂

二、针之理

三、针之术

四、针之法

五、针之功

六、针之效

七、针之拓

八、针之传

九、针之根

十、针之神

第二章 贺普仁教授腧穴心得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腧穴

一、侠白(LU 4)——白驳风灸之消斑

二、孔最(LU 6)——孔窍病凉血止血

三、列缺(LU 7)——头痛项痹寻列缺

四、太渊(LU 9)——肺朝百脉治无脉

五、鱼际(LU 10)——荥主身热清肺热

六、少商(LU 11)——急喉痹刺血利咽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一、合谷(LI 4)——外感肝风合谷收

二、上廉(LI 9)——荣养气血疗脱发

三、曲池(LI 11)——清热祛风消皮疹

四、臂臑(LI 14)——通经明目疗眼疾

五、迎香(LI 20)——祛风散寒开鼻窍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腧穴

一、地仓(ST 4)——面瘫流涎取地仓

二、颊车(ST 6)——口歪面痛寻颊车

三、下关(ST 7)——面瘫口禁牙痛愈

四、头维(ST 8)——头痛眩晕取头维

五、天枢(ST 25)——肠腑双调止面痛

六、水道(ST 28)——通利水道调胞宫

七、归来(ST 29)——男科妇科取归来

八、气冲(ST 30)——利尿调冲任助孕

九、伏兔(ST 32)——强健腰膝需跪取

十、粱丘(ST 34)——胃痛膝痛能止痛

十一、足三里(ST 34)——健脾化湿身体安

十二、上巨虚(ST 37)——行气通腑疗胃肠

十三、条口(ST 38)——通利关节疗肩痛

十四、下巨虚(ST 39)——泌别清浊通小肠

十五、丰隆(ST 40)——化痰祛湿调神志

十六、解溪(ST 41)——头痛牙痛泻阳明

十七、冲阳(ST 42)——通经调气治肘劳

十八、内庭(ST 44)——风疹面痛清胃火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腧穴

一、隐白(SP 1)——善止血刺血消疣

二、太白(SP 3)——健脾益胃第一穴

三、公孙(SP 4)——温胃散寒降呃逆

四、三阴交(SP 6)——疏肝健脾又补肾

五、地机(SP 8)——行气止痛治痛经

六、阴陵泉(SP 9)——健脾祛湿疗水肿

七、血海(SP 10)——养血祛风治皮疹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腧穴

一、通里(HT 5)——益智通督利言语

二、神门(HT 7)——宁心安神助睡眠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一、少泽(SI 1)——增液通乳利耳窍

二、后溪(SI 3)——颈腰强痛亦消痔

三、养老(SI 6)——聪耳明目健筋骨

四、听宫(SI 19)——疏通上肢开耳窍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一、睛明(BL 1)——明目消翳疗眼疾

二、攒竹(BL 2)——解毒退热安胞宫

三、风门(BL 12)——祛风散寒治表证

四、肺俞(BL 13)——解表化痰宣肺气

五、心俞(BL 15)——醒脑安神愈癫狂

六、膈俞(BL 17)——活血祛风助生发

七、肝俞(BL 18)——养肝明目强筋骨

八、脾俞(BL 20)——健脾益气安睡眠

九、肾俞(BL 23)——培补元气愈沉疴

十、次髎(BL 32)——通经活血主妇科

十一、委中(BL 40)——清热解毒治皮癣

十二、膏肓(BL 43)——肩痹咯血诸虚劳

十三、(BL 45)——宣肺止咳畅情志

十四、承山(BL 57)——清热利湿疗痔疾

十五、昆仑(BL 60)——通络止痛腰椎病

十六、至阴(BL 67)——风邪头痛纠胎位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腧穴

一、涌泉(KI 1)——引血下行潜风阳

二、然谷(KI 2)——行气宽胸疗胸痹

三、太溪(KI 3)——补元交泰疗肾系

四、水泉(KI 5)——调经血利尿明目

五、照海(KI 6)——清咽利喉通阴

六、复溜(KI 7)——利肾气止汗消肿

七、大赫(KI 12)——利水道调经种子

八、阴谷(KI 10)——通淋排石利关节

九、肓俞(KI 16)——益肾健脾止头痛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一、内关(PC 6)——和胃调神安胸痹

二、劳宫(PC 8)——口疮湿疹清心火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一、液门(TE 2)——宣气机润喉开音

二、中渚(TE 3)——利三焦聪耳开窍

三、阳池(TE 4)——疏通少阳,安神助眠

四、外关(TE 5)——疏风清热外感康

五、支沟(TE 6)——润肠通便疗胁痛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腧穴

一、风池(GB 20)——平肝息风疗眼疾

二、环跳(GB 30)——补肾壮阳腰腿痛

三、风市(GB 31)——调和营血愈风疹

四、阳陵泉(GB 34)——舒筋通络安胆腑

五、悬钟(GB 39)——补肾通髓疗脑空

六、丘墟(GB 40)——疏肝利胆疗丹毒

七、足临泣(GB 41)——疏肝明目止溢乳

八、地五会(GB 42)——利胆息风清耳窍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腧穴

一、行间(LR 2)——清肝泻火解湿毒

二、太冲(LR 3)——明目息风安妇科

三、中封(LR 4)——疏肝止痛愈经筋

四、蠡沟(LR 5)——通利水道安神志

五、阴廉(LR 11)——针兼灸调经助孕

第十三节 督脉腧穴

一、长强(GV 1)——息风益智安肠腑

二、大椎(GV 14)——通阳解表善退热

三、哑门(GV 15)——益智醒神开喑哑

四、风府(GV 16)——风湿痹痛颈项强

五、百会(GV 20)——安神定眩升清阳

六、上星(GV 23)——益气固表宣鼻窍

七、神庭(GV 24)——安神醒脑定眩晕

八、水沟(GV 26)——醒脑开窍救晕厥

第十四节 任脉腧穴

一、关元(GV 4)——培补元气固根本

二、气海(GV 6)——培补元气益下焦

三、中脘(GV 12)——益气养血调脾胃

四、鸠尾(GV 15)——宁神定痫止咳喘

五、廉泉(GV 23)——养阴开音利咽喉

第三章 贺氏针灸三通法临证传承验案

第一节 面痛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节 颤证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三节 尪痹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四节 筋瘤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五节 月经不调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六节 汗证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七节 中风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八节 头痛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九节 眩晕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十节 面瘫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十一节 三叉神经痛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十二节 失眠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十三节 咳嗽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十四节 哮喘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十五节 胃痛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十六节 风湿性关节炎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十七节 落枕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十八节 更年期综合征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十九节 老年癔症性失语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十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十一节 强直性脊柱炎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十二节 弱精证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十三节 神经性耳鸣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十四节 鼻渊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十五节 带状疱疹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十六节 项痹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十七节 髌周皮神经炎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十八节 呃逆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二十九节 郁证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三十节 干眼症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三十一节 青少年近视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三十二节 慢性耳鸣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三十三节 面肌痉挛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三十四节 偏头痛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三十五节 嗜睡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三十六节 痛经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三十七节 痫证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三十八节 瘾疹案

一、医案

二、分析

第四章 贺氏针灸临证传承精粹

第一节 咳嗽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二节 喘证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三节 头痛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四节 眩晕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五节 中风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1.主穴

2.配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六节 胃脘痛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七节 带状疱疹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八节 失眠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九节 三叉神经痛

一、定义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十节 牙痛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十一节 面瘫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十二节 颈椎病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十三节 肩周炎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十四节 腰痛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十五节 胸痹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十六节 便秘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十七节 粉刺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十八节 斑秃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十九节 痛经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二十节 筋瘤

一、病名

二、主症

三、治法

四、取穴

五、施术

六、按语

第五章 贺普仁传

一、拜师学艺

(一)师从名医,苦学仁术

(二)闻睹神拳,勤学苦练

二、学成立业

(一)开设诊所

(二)“小大夫”闯出大名气

(三)救死扶伤,神针初试

三、就职于北京中医医院

四、武医丹修

五、创立贺氏针灸三通法

六、神针妙法治顽疾

七、为针灸走向世界作贡献

八、义诊五十载

九、教子育人,传道解惑

(一)7个孩子7根针

(二)传道授业,创立贺氏针灸三通法

(三)著书立说,弘扬针灸

十、开设智力障碍门诊

十一、业余爱好

(一)四大秘诀健身体

(二)收藏

十二、老骥伏枥,丹心献党

十三、崇高医德竞讴歌

十四、还医于民

附录 贺普仁教授年谱

后 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