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国早期大学校长角色研究电子书

售       价:¥

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李欣然

出  版  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01

字       数:20.1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传记 > 人物合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灵魂,作为大学实际的掌控者,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民国时期诞生了许多的大学校长,如蔡元培、梅贻琦、蒋梦麟、罗家伦、竺可桢、胡适、王兴拱、熊庆来等,他们或在教育上传道授业,或在理论上提纲挈领,或在学术上妙笔生花,或在管理上以人为本,或在政治上经世致用,形成了多元化的角色类型。本研究将民国大学校长放置于社会历史转型期的具体语境中,以学术与政治角色为视角,充分汲取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生活史研究、比较研究、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其角色扮演进行整体观照和综合研究。
目录展开

导言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有关民国时期大学研究

(二)有关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研究

(三)有关民国时期大学校长角色研究

三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四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角色的群体透视

一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的生存背景

(一)政治:民族危机、军阀割据与变革图存

(二)经济:表面发展、实则窘困与苦苦支撑

(三)文化:放眼西方、冲击传统与文化交融

二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角色的多元化

(一)学者

(二)教育家

(三)管理者

(四)社会活动家

三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角色聚焦:学术与政治

(一)大学校长学术与政治角色之意蕴

(二)大学校长多元化角色的聚焦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角色的个案研究

一 游刃有余:以蔡元培为例

(一)从庙堂走向民间、走向自身

(二)依附性政治精英人角色的解构

(三)凸显教育先锋者的地位

二 艰难突围:以胡适为例

(一)知识人的向往

(二)特殊的政治人

(三)边际人的苦恼

三 政治人的眷恋:以罗家伦为例

(一)有态度的知识人

(二)政治人渗入象牙塔

(三)政治人眷恋之后果

四 坚守象牙塔:以竺可桢为例

(一)知识人的坚守

(二)象牙塔中的政治情怀

(三)固守象牙塔中的自由与独立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角色扮演之共性

一 立身之本:学术角色的卫护

(一)角色卫护之因:大学事理的体现者

(二)角色卫护之法:维护大学的真谛

(三)角色卫护之果:以学术为志业

二 经世致用:政治角色的扮演

(一)角色扮演之溯:道统与政统纠葛下的传统知识分子

(二)角色扮演之因:新时代被赋予的政治使命感

(三)角色扮演之法:成为体制内的批评者

(四)角色扮演之果:政治角色的边缘化

三 学术与政治角色间的张力

(一)政治对学术的制约

(二)学术对政治的消解

(三)学术与政治的平衡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角色徘徊之缘由

一 理想与现实的两重天

(一)理念中的价值重建

(二)现实中的变奏曲

(三)文化人格的固守和超越

二 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博弈

(一)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二)政府与大学之间关系的多维分析

三 一以贯之的“教育救国”追求

(一)“教育救国”的基本观点

(二)“教育救国”的历史作用

四 权力与权利之争

(一)权力之争

(二)权力向权利的转向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角色扮演之启示

一 知识分子的坚守与选择

(一)爱国情怀的世代传承

(二)忍不住的关怀

(三)自身价值的彰显

二 学术与政治间的平衡

(一)学术与政治何以得兼

(二)书生涉政的困境

三 多种角色之间的定位与平衡

(一)大学校长的角色种类

(二)大学校长的角色冲突

(三)大学校长理想角色的定位

结语 “放大了”的校长责任的承担

一 “启蒙”立人与教育变革

二 政治情结与背后意义

三 教育现代化的完成式与未完成式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