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机论治肺系病临证经验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9.70购买纸书

8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周仲瑛,王志英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字       数:20.7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为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机论治肺系病临证经验集。由周仲瑛、王志英教授主编,参编者皆为周老工作室成员。 本书首先从整体观、天人合一、脏腑系统功能论角度,阐述了肺脏的生理病理与辨证论治的相关性,简要说明了肺系病证的辨治纲领。然后介绍了肺系常见病证。每个病证按概说、病因病机、辨证要、治则治法、证治分类、临证备要、其他疗法、医案选录等分项论述,内容体现了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结合和融会贯通。 概说部分简要阐述该病证的定义、临床主要表现和病证特征,并介绍中医与西医病证之间的关系。 病因病机叙述疾病的发病原因,阐明发病机制,如病理因素、病理性质、脏腑病位、预后转归等,采用病因与病机分列的形式,有利于详细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传变规律。 在辨证论治部分,提出辨证的基本要领、治疗的原则和证治分类。分证突出临床实用,介绍常见证候的主要临床表现,分列特异症、可见症,以便掌握病证的证候特。治疗部分列举治法、例方、常用药、随证加减以供参考应用。处方部分突出对本病证的功能、主治、适应证,以便掌握该治法的处方和不同处方的综合应用,围绕处方提出常用药物,根据临床实际和用药的经验和体会,源于例方而不拘泥于例方中所含药物,并根据治疗中证候的演变提出相应的加减用药方法,力求实用性强。 其他疗法介绍该病治疗的简验方、针灸疗法和外治法。 临证备要部分提出在诊疗本病中需注意的问题,旨在深化中医理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能力,是作者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指导临床实际的精华部分。 病证后列举周仲瑛教授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附上按语,着重于临床辨治思路的启发、原则的提示及辨治规律的掌握,使其源于临床而高于临床,从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br/>【作者】<br/>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苏省中医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40年。80年代起师从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对呼吸系统疾病,内科杂病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先后赴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讲学和学术交流。主持和参与部省级课题 1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5项。主编和参编著作10余部,发表于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br/>
目录展开

编委会

编写说明

第一章 肺系病证治概要

一、肺系形态(解剖)

1.肺脏

2.肺经

二、肺的藏象与病能特点

1.主要功能

2.生理特性

三、病因病机

1.发病特点

2.病性

3.病位

4.主要病理变化

四、辨治要点

1.证辨外感内伤

2.治分寒热虚实

五、治法方药

1.宣肺散寒法

2.疏风清肺法

3.清肺润燥法

4.清肺化痰法

5.清肺降火法

6.燥湿化痰法

7.温肺化饮法

8.滋养肺阴法

9.补益肺气法

六、临证要点

1.外感内伤可以互相影响,交互为病

2.外邪犯肺以宣通为主,内邪伤肺以肃降为顺,两者互有关联

3.治气为主,同时勿忘治血

4.肺病阴伤者多,阳虚者少

5.注意寒热虚实之间的兼夹与转化

6.上盛下虚,肺肾同病者难治

7.重视肺与他脏的整体关系

第二章 感 冒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1.辨风寒风热

2.辨不同兼夹

3.辨偏实偏虚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风寒束表证

2.风热犯表证

3.暑湿遏表

附:虚体感冒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针灸疗法

3.火罐疗法

4.穴位按摩

5.刮痧疗法

六、临证备要

1.治疗宜忌

2.寒热二证不显者,可予辛平轻剂

3.寒热杂见者当温凉合用

4.对有并发症和夹杂症者应适当兼顾

5.病情之长短与感邪的轻重和正气强弱有关

6.注意服药要求,观察药后情况

七、医案选录

案1 风寒夹湿,卫表不和

案2 风热袭表,肺卫失和

案3 风寒束表,肺热内蕴

案4 风邪上受,肺气不清

案5 暑湿外感,肺胃不和

案6 虚体伤暑,肺卫不和

案7 肺气虚弱,热郁阴伤

案8 气阴两虚,肺热内郁

附 流行性感冒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五、临证备要

六、医案选录

第三章 咳 嗽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1.辨外感与内伤

2.辨证候虚与实

3.辨咳嗽的特点

4.辨咯痰的特点

三、治则治法

1.分清邪正虚实

2.注重整体治疗

四、证治分类

(一)外感咳嗽

(二)内伤咳嗽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外治疗法

六、临证备要

1.宣通肺气为外感咳嗽基本方法

2.内伤咳嗽治在痰与火

3.气火、肺燥与咽源性、过敏性咳嗽相关

4.病与多脏相关,当重整体治疗

5.治咳当与治喘互参

附:慢性咳嗽

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漏综合征)

2.咳嗽变异性哮喘

3.胃食道反流性咳嗽

4.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七、医案选录

案1 风寒闭肺,肺气失宣

案2 肝火犯肺,肺失清肃

案3 风热犯肺,痰热内蕴

案4 痰湿蕴肺,肺失宣降

案5 风邪上受,痰热内蕴

案6 痰气郁结,肺热津伤

案7 陈寒伏肺,肺气不宣

案8 陈寒伏肺,肺失宣畅

第四章 哮 病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1.发作期分清寒热虚实,治以祛风化痰,降气平喘,

2.缓解期标本兼顾,治以补益肺肾,祛风涤痰

四、证治分类

(一)发作期

(二)缓解期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针灸疗法

3.敷贴疗法

六、临证备要

1.注意寒热的转化与兼夹

2.发时未必全从标治,平时亦未必全恃扶正

3.祛风化痰是哮喘各期的基本治法

4.重视虫类祛风通络解痉药

七、医案选录

案1 寒饮伏肺,肺失宣畅

案2 痰热壅肺,肺失清肃

案3 痰浊壅肺,肺气不降

案4 风痰伏肺,肺热内蕴

案5 痰热郁肺,阳明热结

案6 风痰伏肺,肺肾两虚

案7 肾元下虚,痰热蕴肺

案8 肺肾气虚,寒痰内伏

第五章 肺热病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邪袭肺卫证(卫分证)

2.痰热壅肺证(气分证)

3.热入心营证(营分证)

4.邪陷正虚证

5.肺阴亏耗证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针灸疗法

六、临证备要

1.初起时邪在卫分,病尚轻浅,治疗以“宣”“透”为要

2.把好“气分”关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3.病有顺传逆传之分

4.治疗应以祛邪为主

5.肺热病并非尽属风温,须审证求机施治

七、医案选录

案1 痰热壅肺,宣降失常

案2 痰热闭肺,气营同病

案3 风寒外束,肺气不宣

案4 痰热闭肺,逆传心包,肝风内动,邪闭正脱

附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一、病因病机

二、证治分类

(一)早期

三、医案选录

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论治

三、医案选录

第六章 咳 血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2.辨实火虚火

3.辨病变脏腑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燥热伤肺证

2.肝火犯肺证

3.阴虚火旺证

4.瘀热血溢证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针灸疗法

六、临证备要

1.注意虚实转化与联系

2.求其所因而治之

3.不可徒恃寒凉

4.注意祛瘀止血用法

5.注意瘀热相搏病理特点

七、医案精选

案1 痰热蕴肺,阴伤络损

案2 阴虚肺热,久病络瘀

第七章 肺 痈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1.辨虚实

2.辨痰法

3.辨特异性病征

三、治则治法

1.祛邪为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主要治法

2.根据病期,分阶段施治

3.把握治疗重点,逆转病势发展

四、证治分类

1.初期(表证期)

2.成痈期

3.溃脓期

4.恢复期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针灸疗法

3.敷贴疗法

六、临证备要

1.治疗肺痈常用治法

2.成痈溃脓时,当防大咯血

3.不可滥用温补温散之剂

七、医案选录

案1 邪毒郁肺,热壅血瘀

案2 外感风寒,不得发越,蕴热成痈

案3 风热郁滞,热壅血瘀,痈脓内溃

第八章 肺 痨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肺阴亏损证

2.阴虚火旺证

3.气阴耗伤证

4.阴阳两虚证

五、辨主症治疗

1.咳嗽

2.咳血

3.潮热、骨蒸

4.盗汗、自汗

5.泄泻

6.遗精、月经不调

六、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外治疗法

七、临证备要

1.培土生金,重视补脾助肺

2.掌握虚中夹实的特殊性

3.苦寒降火法,用之有道

4.治标不可损伤正气

八、医案选录

案1 肺痨不愈,久病传脾

案2 肺阴不足,虚热内生

案3 肺阴亏损,肺失肃降

案4 肺虚络损,阴伤火炎

第九章 悬 饮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邪郁少阳证

2.饮停胸胁证

3.络脉不和证

4.阴虚内热证

五、其他疗法

六、临证备要

1.根据饮邪在表在里的不同,分别采用发汗、利水之法

2.水饮壅实者可攻逐以缓其急

3.饮热相杂者当温清兼施

4.饮热伤阴者当润肺和络

七、医案选录

案1 寒邪犯肺,津液不布

案2 邪郁少阳,饮停胸胁

案3 肺虚阴伤,饮停胸胁

第十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表寒肺热证

2.痰浊壅肺证

3.痰热郁肺证

4.肺气郁痹证

5.肺肾气虚证

6.肺肾阴虚证

7.正虚喘脱证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外治疗法

六、临证备要

1.虚实夹杂,当分清主次

2.寒热错杂,须掌握转化

3.顽痰阻滞,涤痰利肺为先

4.病程缠绵,重视扶正固本

5.肺病及心,痰瘀阻碍肺气

七、医案选录

案1 寒痰伏肺,肺失宣降

案2 痰湿干肺,久郁化热

案3 痰浊壅肺,肺气郁闭

案4 痰饮伏肺,肺肾亏虚

案5 痰瘀阻气,气阴两伤

案6 气阴两虚,肺失宣降

第十一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外寒内饮证

2.痰热郁肺证

3.痰蒙神窍证

4.肺肾两虚证

5.阳虚水泛证

6.元阳欲绝证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外治疗法

六、临证备要

1.虚体受感,治当标本兼顾

2.上盛下虚,权衡虚实主次

3.痰瘀阻肺,心脑受邪,当肺心同治

4.正虚邪盛,警惕变证丛生

5.扶正固本,减少病情复发

七、医案选录

案1 痰瘀阻肺,气不化水,水饮凌心

案2 肺心同病,痰浊瘀阻,气阴两伤

案3 肺实肾虚,痰热内蕴,气阴两伤

案4 痰热郁肺,肺气郁闭,失于宣畅

案5 痰热久郁,心血瘀阻,气阴两伤

第十二章 肺 痿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虚热证

2.虚寒证

五、其他疗法

六、临证备要

1.补肺生津为基本治法

2.重视调补脾(胃)肾

3.肺痿气血不足、阴阳俱损者可用炙甘草汤

4.不可妄投燥热,亦忌苦寒滋腻

5.慎用祛痰峻剂

七、医案精选

案1 气阴两虚,肺热津伤

案2 肝肾亏虚,肺热内郁

第十三章 间质性肺疾病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痰湿蕴肺证

2.痰热蕴肺证

3.气虚痰瘀证

4.肺肾两虚证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针灸疗法

3.气功疗法

4.穴位贴敷

六、临证备要

1.治疗难期一法突破,须杂合以治

2.扶正祛邪当并举

3.注意同中求异,因病制宜

4.组方选药要领

5.辨证选用宣肺通络药物

七、医案选录

案1 痰瘀郁热,气阴两伤

案2 痰瘀阻气,肺心同病

案3 痰瘀痹阻,肺虚阴伤(继发性肺纤维化)

第十四章 肺 癌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1.总以抗癌解毒,扶助正气为治疗大法

2.按初、中、末三期辨治

四、证治分类

1.痰瘀郁肺,阴伤气耗证

2.热毒蕴结,肺阴亏虚证

3.脾气虚弱,痰湿内阻证

4.气滞络瘀,痹阻于肺证

5.癌毒侵袭,气虚阴伤证

五、其他疗法

1.中成药

2.针灸疗法

3.敷贴疗法

六、临证备要

1.抗癌解毒贯穿始终

2.涤痰祛瘀灵活变通

3.复法大方组合有序

4.有毒之品以毒攻毒

5.热多寒少慎用温补

6.善用虫类抗癌解毒

7.时时注意顾护胃气

七、医案选录

案1 肺虚受感,痰热内扰

案2 痰瘀阻肺,肾虚不纳

案3 痰瘀互结,肺虚络损

案4 痰瘀阻肺,络气不和

案5 痰热瘀毒,阴伤气耗

案6 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案7 饮停胸胁,气阴两伤

案8 气阴两伤,热毒痰瘀

第十五章 失 音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风寒外束证

2.寒包热证

3.痰热壅肺证

4.肺气郁闭证

5.肺燥津伤证

6.肺肾阴虚证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食疗方

3.针刺疗法

六、临证备要

1.重视开肺法应用

2.应以肺肾为本

3.理气解郁勿伤津

4.久喑要活血

5.病久防肺损

七、医案选录

案1 肺肾阴虚,肺气郁闭

案2 风痰瘀阻,清阳不升

案3 热毒痰瘀,津伤液耗

案4 风痰闭肺,肺热内蕴

第十六章 瘾 疹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1.辨证候虚实

2.辨病情轻重

3.辨别外风、内风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风热证

2.风寒证

3.湿热证

4.血虚证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针灸疗法

3.敷贴疗法

六、临证备要

1.疏风散邪是首要治法

2.治风要治血

3.注意固其根本

4.禁忌要严守

5.注意紧急情况发生

七、医案选录

案1 肌腠不密,风寒外袭

案2 脾虚生风,气不化湿

案3 风邪遏表,湿热内蕴

案4 瘀热互结,肝肾阴虚

案5 脾胃湿滞,血热风盛

第十七章 鼻 鼽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肺虚感寒证

2.肺经风热证

3.肺脾气虚证

4.肾阳亏虚证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2.针灸疗法

六、临证备要

1.治疗注重温化

2.祛风化痰为主要治法

3.辛夷为治疗鼻鼽重要药物

七、医案选录

案1 风痰伏肺,肺窍不利

案2 风邪束肺,寒饮内停

第十八章 急性乳蛾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1.肺经风热证

2.肺胃积热证

五、其他疗法

1.外治法

2.针灸疗法

3.按摩疗法

六、临证备要

1.急慢性治法同中有异

2.双蛾易治,单蛾难疗

3.表里同治

4.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七、医案选录

案1 风热上受,表卫不和

案2 暑湿外感,肺胃不和

附 慢喉痹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要点

三、治则治法

四、证治分类

五、其他疗法

六、临证备要

七、医案选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