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技术电子书

我国在哥本哈根召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全球建造、运营和维护既有建筑所消耗的能源量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30%~40%。建筑业是我国的第二大碳排放源,我国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几乎占到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0%。而且我国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也相对较高,约为发达国家的2~3倍,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环保减碳为目标,借鉴国际先经验,旨在制订国内针对办公建筑的环保低碳建筑专用评价标准体系,弥补国内现有评价体系应用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填补在碳排放方面的空白,推我国环保低碳建筑的理论研究,为我国建筑节能各项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指引方向。并以此引导政府办公建筑、商用办公建筑、科研办公建筑、综合办公建筑以及功能相近的办公建筑的环保低碳设计、建设与运行,规范环保低碳办公建筑的评价工作,推环保低碳建筑健康快速发展。

售       价:¥

纸质售价:¥75.10购买纸书

1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9.8

作       者:陈冠益、周志华 等编著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01

字       数:15.2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以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减碳为目标,主要介绍了环保低碳建筑的建设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建筑环保低碳的发展概况、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方法、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内容、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案例,以及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技术及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环保低碳办公建筑模型,构建了环保低碳办公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参考性,可供从事环保低碳评价、绿色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建筑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br/>【推荐语】<br/>我国在哥本哈根召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全球建造、运营和维护既有建筑所消耗的能源量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30%~40%。建筑业是我国的第二大碳排放源,我国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几乎占到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0%。而且我国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也相对较高,约为发达国家的2~3倍,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环保减碳为目标,借鉴国际先经验,旨在制订国内针对办公建筑的环保低碳建筑专用评价标准体系,弥补国内现有评价体系应用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填补在碳排放方面的空白,推我国环保低碳建筑的理论研究,为我国建筑节能各项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指引方向。并以此引导政府办公建筑、商用办公建筑、科研办公建筑、综合办公建筑以及功能相近的办公建筑的环保低碳设计、建设与运行,规范环保低碳办公建筑的评价工作,推环保低碳建筑健康快速发展。<br/>【作者】<br/>陈冠益: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在建筑能源及低碳技术研发方面在国内外具有学术影响力,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支撑、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项目;获得天津市科技步一等奖、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 年选天津131 创新人才一级层次;获科技部支持,作为秘书长牵头组建固体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表SCI 收录文章45篇,EI 收录95篇,SCI 他引516篇次(单篇他引高达106 次),获国家授权专利15项。近五年组织或参与组织国际会议5次,在国际会议/研讨会做邀请和大会报告25次,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邀请资助参加中泰、中丹、中芬、中日可再生能源研讨会并作特邀报告;主讲《大气污染控制》课程;2010年获批国家精品课程,2012 年获批天津市精品资源放课程;指导本科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天津市一等奖和创业竞赛金奖。<br/>
目录展开

第1章 环保低碳建筑的建设背景及意义

1.1 背景

1.2 环保低碳建筑的内涵及其特征

1.3 发展环保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意义

第2章 国内外建筑环保低碳发展概况

2.1 国外建筑环保低碳要求

2.1.1 日本相关政策措施

2.1.2 美国相关政策措施

2.1.3 澳大利亚相关政策措施

2.1.4 欧盟相关政策措施

2.2 国内建筑环保低碳要求

2.3 国内外对比分析

2.3.1 低碳建筑推进实施机制

2.3.2 绿色建筑法律法规体系

2.3.3 多角度的经济激励措施

第3章 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方法

3.1 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

3.1.1 文献综述

3.1.2 全寿命周期评价框架

3.1.3 影响评价方法

3.1.4 某办公建筑案例

3.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3.2.1 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3.2.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3.3 层次分析法评价流程

3.3.1 明确问题和建立层次结构

3.3.2 构造判断矩阵

3.3.3 层次单排序

3.3.4 层次总排序

3.3.5 一致性检验

3.4 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过程及模型

3.4.1 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过程

3.4.2 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模型

3.5 项目评价流程和参评所需资料

3.5.1 环保低碳建筑评价流程构想

3.5.2 环保低碳建筑评估流程图

3.5.3 评估过程的几点建议

3.5.4 参评所需资料

3.6 评价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第4章 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内容

4.1 评价内容概述

4.1.1 基本概念

4.1.2 主要内容

4.2 自然环境

4.2.1 节约材料与降低污染

4.2.2 节约能源与降低污染物排放

4.2.3 节约水资源与降低水污染

4.3 公共环境

4.3.1 交通环境

4.3.2 排污管理

4.4 室内环境

4.4.1 室内舒适环境

4.4.2 室内卫生环境

4.5 环保经济

4.5.1 经济性评价

4.5.2 主要评价内容和指标

第5章 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案例

5.1 建筑概况

5.2 自然环境评价

5.2.1 节约材料与降低污染限制项评价

5.2.2 节约材料与降低污染评分项评价

5.2.3 节约材料与降低污染加分项评价

5.2.4 节约能源与降低污染物排放限制项评价

5.2.5 节约能源与降低污染物排放评分项评价

5.2.6 节约能源与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分项评价

5.2.7 节约水资源与降低水污染评分项评价

5.3 公共环境评价

5.3.1 交通环境评分项评价

5.3.2 排污环境限制项评价

5.3.3 排污环境评分项评价

5.4 室内环境评价

5.4.1 室内舒适环境限制项评价

5.4.2 室内舒适环境评分项评价

5.4.3 室内卫生环境限制项评价

5.4.4 室内卫生环境评分项评价

5.5 环保经济评价

5.5.1 环保经济限制项评价

5.5.2 环保经济评分项评价

5.6 评价结果

第6章 办公建筑环保低碳评价技术及政策建议

6.1 技术方面

6.1.1 低碳环保技术调研与梳理

6.1.2 低碳环保技术集成建议

6.2 政策方面

6.2.1 我国办公建筑能耗及碳排放与污染物排放的现状分析

6.2.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环保低碳办公建筑设备设施能效选用依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