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膏方治百病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7.20购买纸书

46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杜同仿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2-01

字       数:17.9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全书分为7章,介绍中医膏方源流、处方规律、制作方法、服用方法、四季常用养生膏方、各种疾病实用膏方,以及名家膏方验案精选。内容丰富实用,对临床医生以及中医爱好者颇有参考价值。<br/>【作者】<br/>杜同仿,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主持参与中医古籍及学术著作20余部;主持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擅长治疗中医内科杂病,尤长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对中医膏方颇有研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主编简介

第一章 膏方的概念及其源流

一、什么叫膏方

二、膏方的源流

三、膏方制剂的特色

(一)服用方便

(二)因人制方

(三)综合调理

(四)补养结合

(五)作用温和而持久

四、膏方的主要作用

(一)滋补身体,调理五脏

(二)调理体质,预防疾病

(三)扶正祛邪,治疗疾病

第二章 膏方处方用药(料)的规律

一、膏方组方的原则

(一)辨证论治,把握整体

(二)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三)阴阳相配,气血互补

(四)升降结合,顾护胃气

二、膏方的组织结构

(一)补益药部分

(二)治病药部分

(三)和胃与引药部分

(四)收膏药部分

(五)调味药部分

三、膏方处方的注意事项

(一)膏方的用药量

(二)膏方中禁忌使用的药物及服用膏方时禁忌的食物

(三)膏方使用前的“开路药”

第三章 膏方的主要制作方法

一、传统膏方的制作方法

(一)浸泡

(二)煮药

(三)胶的烊化

(四)糖类的炼制

(五)细料的加工

(六)辅料的选配

(七)收膏与包装

附:家庭膏方的制作

二、现代膏方的制剂改革

三、现代膏方的特点与优势

(一)保质时间长

(二)服用携带方便

(三)扩大了膏方应用范围

(四)扩展了膏方使用时间

(五)现代膏方的适用范围

1.慢性病患者

2.一些慢性病高危人群

3.亚健康人群

4.大病及产后恢复阶段人群

5.恶性肿瘤患者

第四章 膏方的保存与服用方法

一、膏方的保存方法

二、膏方的服用方法

(一)服用方式

1.化服

2.噙化

(二)服用时间

1.空腹服

2.饭前服

3.饭后服

4.睡前服

(三)服用剂量

三、服用膏方的注意事项

(一)用药禁忌

1.防止“闭门留寇”

2.防止“虚不受补”

3.防止“损阳耗津”

(二)妊娠禁忌

(三)服药禁忌

第五章 九种体质之人的四季养生膏方

一、阳虚之人的四季养生膏方

1.阳虚之人体质

2.膏方调理原则

3.基本膏方

二、阴虚之人的四季养生膏方

1.阴虚之人体质

2.膏方调理原则

3.基本膏方

三、气虚之人的四季养生膏方

1.气虚之人体质

2.膏方调理原则

3.基本膏方

四、血虚之人的四季养生膏方

1.血虚之人体质

2.膏方调理原则

3.基本膏方

五、阳盛之人的四季养生膏方

1.阳盛之人体质

2.膏方调理原则

3.基本膏方

六、痰湿之人的四季养生膏方

1.痰湿之人体质

2.膏方调理原则

3.基本膏方

七、血瘀之人的四季养生膏方

1.血瘀之人体质

2.膏方调理原则

3.基本膏方

八、肝郁之人的四季养生膏方

1.肝郁之人体质

2.膏方调理原则

3.基本膏方

九、阴阳平和之人的四季养生膏方

1.阴阳平和之人体质

2.膏方调理原则

3.基本膏方

第六章 常见疾病的实用膏方

一、慢性鼻炎

1.过敏性鼻炎

2.慢性鼻炎

3.肥厚性鼻炎

4.鼻窦炎

5.萎缩性鼻炎

(一)膏方对慢性鼻炎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过敏性鼻炎

2.肥厚性鼻炎

3.鼻窦炎

4.萎缩性鼻炎

5.辨证加减

二、慢性咽炎与慢性扁桃体炎

1.慢性咽炎

2.慢性扁桃体炎

(一)膏方对咽炎与扁桃体炎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阴虚较甚

2.气虚较甚

3.肺脾郁热较甚

三、慢性支气管炎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

1.肺气虚

2.肾气不足

3.肺气肿,气促咳逆

4.喘息性支气管炎,气喘明显

四、支气管哮喘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肺肾两虚证

2.痰湿犯肺者

3.外寒内饮者

4.外寒内热者

五、肺炎后期调养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阴虚邪恋

2.气阴两虚,阴损及阳

六、高血压病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辨证膏方

1.肝阳上亢

2.气血亏虚

七、卒中后遗症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辨证膏方

1.痰湿

2.气虚血瘀

八、冠心病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辨证膏方

1.心阳不振,痰浊内阻

2.心血瘀阻

九、肺源性心脏病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辨证膏方

1.痰热内阻

2.肾阴阳不足

十、风湿性心脏病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瘀血

2.心血虚

十一、暑病后调养

(一)膏方对的本病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辨证膏方

1.暑病后湿邪偏重

2.暑病后阴虚肝郁

十二、慢性胃炎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辨证加减及膏方

1.肝郁

2.寒热互结

3.胃阴虚

十三、消化性溃疡病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肝胃不和

2.脾胃湿热

3.气滞血瘀

4.脾胃虚寒

十四、慢性胆囊炎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肝气犯胃

2.肝胃郁热

3.瘀血停滞

十五、溃疡性结肠炎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肠道湿热

2.脾胃虚弱

3.肝肾阴虚

十六、风湿性关节炎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风热湿浸

2.热邪迫络

3.脾肾阳虚

十七、类风湿关节炎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偏风寒湿

2.偏风湿热

3.偏气血两虚

十八、慢性泌尿系感染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膀胱湿热

2.肝胆郁热

3.脾肾阳虚

4.肾阴不足

十九、抑郁症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肝郁气滞

2.肝郁化火

3.肝郁脾虚

4.心脾两虚

5.肝肾阴虚

二十、失眠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心脾两虚

2.心肾不交

3.心胆气虚

二十一、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调养

(一)膏方对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气虚邪恋

2.水凌心肺

二十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脾肾气虚

2.气虚阴虚

二十三、肾病综合征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脾虚湿困

2.脾肾阳虚

3.肝肾阴虚

4.气滞血瘀

二十四、糖尿病

(一)膏方对糖尿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阴虚有热

2.阴损及阳

3.气血瘀滞

4.脾虚

二十五、脂血症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脾虚湿盛

2.气血不足

3.肝肾阴虚

4.肝胆湿热

二十六、肥胖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脾虚湿痰

2.胃热内滞

3.气滞血瘀

4.脾肾阳虚

二十七、脂肪肝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痰瘀互结

2.肝郁气滞

3.痰瘀互结

4.肝肾阴虚

二十八、痛风

1.高尿酸血症期

2.痛风早期

3.痛风中期

4.痛风晚期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风湿热痹

2.风寒湿痹

3.痰瘀互结

二十九、慢性肝炎

(一)膏方对慢性肝炎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湿热未净

2.肝郁脾虚

3.肝肾阴虚

4.脾肾阳虚

5.气滞血瘀

三十、早期肝硬化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湿热蕴结

2.瘀血阻络

三十一、泌尿系结石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湿热蕴结

2.肝郁气滞

3.瘀血内阻

4.脾肾不足

三十二、胆管与胆囊结石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肝郁气滞

2.胆火炽盛

3.湿热内蕴

三十三、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肝郁气滞

2.肝郁脾虚

3.肝胃火盛

4.阴虚阳亢

5.气阴两虚

三十四、甲状腺结节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气郁痰阻

2.脾虚痰盛

3.痰瘀互结

三十五、便秘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肠胃积热

2.气机郁滞

3.阴寒积滞

4.气血虚弱

三十六、心律失常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心阳不足

2.心阴虚弱

三十七、心功能不全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阳气虚衰较甚

2.正虚邪实

3.阳损及阴

三十八、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水肿者

2肝肾阴虚

3阳虚

三十九、贫血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肾虚

2.脾虚

3.阴虚

四十、颈椎病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风寒湿盛

2.阴虚内热

3.瘀血阻络

4、颈心综合征明显

四十一、腰椎骨质增生症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风寒湿邪

2.湿热明显

3.瘀血内阻

四十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湿热内盛

2.风寒湿盛

3.瘀血阻络

4.痰瘀阻络

四十三、骨质疏松症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肾阳虚

2.肾阴虚

3.汗多

4.血瘀

四十四、肺癌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肺热阴虚

2.肝火犯肺

3.痰湿蕴肺

四十五、肝癌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肝胆湿热

2.气滞血瘀

3.气滞湿阻

四十六、胃癌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痰食交阻

2.气血痰阻

四十七、肠癌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脾虚湿热

2.湿热瘀毒

3.脾肾寒湿

四十八、脑肿瘤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痰毒凝聚

2.气血郁结

四十九、恶性淋巴瘤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寒瘀凝结

2.气郁痰结

3.阴虚内热

4.阴阳俱虚

五十、月经过多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气不摄血

2.血热动血

3.瘀滞胞脉

4.痰湿凝结胞宫

五十一、月经过少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肝血亏虚

2.胞宫虚寒

3.瘀阻胞宫

4.痰湿凝结胞宫

五十二、痛经

(一)膏方对痛经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气滞血瘀

2.寒凝胞中

3.湿热下注

4.气血虚弱

5.肝肾亏虚

五十三、闭经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肝肾不足

2.气血虚弱

3.气滞血瘀

4.痰湿阻滞

五十四、崩漏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血瘀阻络

2.血热妄行

五十五、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阴虚阳亢

2.肾阳虚

3.月经量多或见崩漏

4.皮肤干燥瘙痒

五十六、不孕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肾阳虚

2.肝郁气滞

3.痰湿阻滞

4.血瘀内停

五十七、不育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肝郁气滞

2.心脾两虚

3.痰瘀阻滞

五十八、阳痿早泄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肾气虚

2.命门火衰

3.肝经湿热下注

4.肝气郁结

五十九、慢性荨麻疹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肠胃湿热

2.风热犯肺

3.肝气郁结

4.心血亏损

六十、痤疮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阴虚内热

2.瘀热痰结

3.冲任不调

六十一、小儿发育不良

(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

(二)基本方

(三)加减法

1.肾精不足

2.气阴两虚

第七章 名家膏方验案精选

秦伯未

产后眩晕案

颜德馨

1.胸痹心痛(冠心病)案

2.脂血症案

张镜人

1.眩晕(高血压)案

2.心悸(风湿性心脏病)案

吴银根

1.哮病(支气管哮喘)案

2.咯血(支气管扩张)案

陈守强

喘证(慢性心力衰竭)案

刘沈林

癥瘕(胃癌术后)案

马贵同

1.胃痛(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2.泄泻(肠易激综合征)案

徐进康

痞满(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案

陈以平

1.淋证(慢性肾盂肾炎)案

2.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案

叶景华

1.尿血(IgA肾病)案

2.水肿(糖尿病肾病)案

杨少山

颤震(帕金森综合征)案

秦亮甫

消渴(2型糖尿病)案

周永明

虚劳(再生障碍性贫血)案

陈湘君

1.燥痹(干燥综合征)案

2.肾痹(强直性脊柱炎)案

唐汉钧

1.乳癖(乳腺增生)案

2.瘿瘤(桥本病)案

马绍尧

1.白疕(银屑病)案

2.湿疮(湿疹)案

孙卓君

1.月经后期(高泌乳素血症)案

2.经间期出血案

3.围绝经期综合征案

张玉珍

闭经(卵巢早衰)案

何嘉琳

不孕症案

盛丽先

哮病(儿童支气管哮喘)案

陈蓉蓉

遗尿案

虞坚尔

反复呼吸道感染案

单兆伟

虚劳(胃癌术后)案

严世芸

胸痹心痛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案

张龙孙

1.头痛(高血压)肝肾不足证案

2.头痛(高血压)肝旺脾虚证案

楼丽华

乳癖(乳腺增生)案

邓宝华

1.水肿(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案

2.水肿(特发性水肿)案

3.劳淋(慢性肾盂肾炎)案

谢建群

1.胃痞(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2.腹痛(肠易激综合征)案

程志清

胸痹(冠心病)案

杜同仿

1.咳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案

2.肝积(肝肿瘤)案

3.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梗阻)案

4.恶性淋巴瘤案

5.肺积(肺癌)案

6.偏瘫(卒中后遗症)案

7.糖尿病案

8.顽固性荨麻疹案

9.习惯性便秘案

10.崩漏案

11.胸痹(冠心病)案

12.头痛(三叉神经痛)案

13.癃闭(前列腺癌、膀胱癌、肾衰)案

14.食道癌案

15.腰痛(腰椎骨质增生)案

黎敬波

1.胸痹心痛案

2.消渴(糖尿病)案

3.痛风案

王孝先

胃脘痛(胃多发性息肉、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马政康

1.虚劳(气血不足、脾肾两虚)案

2.胸痹(心包积液)案

3.哮喘(肺支原体感染)案

宋桂华

1.更年期综合征(肾阴虚)案

2.更年期综合征(脾肾两虚)案

钟治华

1.虚劳案

2.眩晕(高血压病)案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