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叶秀山全集·第十二卷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101.90购买纸书

21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叶秀山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01

字       数:26.5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叶秀山全集》(12卷本)是我国已故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叶秀山先生公出版或发表的专著、论文、散文、随笔、访谈、讲演等的结集。叶秀山先生一生在哲学研究领域都自觉地实践“以中国学者的问题意识研究西方哲学,以西方哲学的理论视野研究中国传统思想”这一原则,并始终坚守在*哲学层面上展对西方与中国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思想的研究和会通,坚守在纯粹哲学层面上讨论、思考一系列*基础的根本性问题。作为对哲学有贯通性成果的大家,叶秀山先生不仅对“哲学何为”有深刻回应、对哲学精神有精辟总结,而且对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有深把握,从而使其哲学思想有了观照现实、烛照人生的力量,使哲学与中国社会现实、与每个普通人有了隐性却强韧的联系,富有社会启蒙和大众教化意义。<br/>【推荐语】<br/>叶秀山先生一生在哲学研究领域都自觉地实践“以中国学者的问题意识研究西方哲学,以西方哲学的理论视野研究中国传统思想”这一原则,并始终坚守在*哲学层面上展对西方与中国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思想的研究和会通,坚守在纯粹哲学层面上讨论、思考一系列*基础的根本性问题。 作为对哲学有贯通性成果的大家,叶秀山先生不仅对“哲学何为”有深刻回应、对哲学精神有精辟总结,而且对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有深把握,从而使其哲学思想有了观照现实、烛照人生的力量,使哲学与中国社会现实、与每个普通人有了隐性却强韧的联系,富有社会启蒙和大众教化意义。<br/>【作者】<br/>叶秀山(1935—2016),出生于江苏镇江,成长于上海。195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56年毕业后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去世时,在哲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60载。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所研究员。主攻西方哲学,兼及中国哲学和美学,爱好京剧、书法并有专著出版,业余时间喜听西洋古典音乐。自20世纪60年代起共出版论著20余部,其中多部多次再版,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br/>
目录展开

散文随笔补遗

美学讨论中的主要分歧

从“味儿”想到的

可以更集中一些

戏剧的精炼及其他

漫谈京剧的派别

京剧音韵杂谈

杂谈戏曲表演程式

谈“字正腔圆”

为庆祝建院十周年而公布一份答卷

一个难度很大的研究课题

我读古书的几则笔记

哲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关节点

六十岁的祈祷

哲学的“回忆”与哲学的“希望”

世纪寄语书法艺术

提高什么

徐慕云《梨园影事》及其他

仍在路上

做哲学的辛苦

哲学:多读多思

关于“纯粹哲学”

于奇智《凝视之爱》之序

发扬中华文明传统 促进人文社会科学

走出自己与保存自己

沉思在这片土地上

哲学何所“思”

做学问不可急功近利

我的“金钱”观之变迁

坚守学术岗位

治学须扬长补短

答程炼

“移步不换形”之“形”的深层意义

一元大始——《学术家园》新年寄语

说谭论马

从纯粹的学问到真实的事物“纯粹哲学丛书”改版序——

德国古典哲学对中国哲学研究的意义

有“流行”才成流派

读《世界哲学》双月刊

为新时代哲学发展努力工作——改革开放30年西方哲学史研究感想

“书”的生命与“读书-写书”

不知说些什么的大学生活

《美的哲学》重订本前言

学术研究与学术行政

访谈演讲补遗

与叶秀山先生谈书法

无尽的学与思——访著名学者叶秀山研究员

尼采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

人,诗意的栖居

哲学的意义

作为精神家园的哲学

哲学中的贯通精神

学无止境

抓住中国哲学发展的机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秀山

叶秀山:仁者寿,仁者无忧

西方哲学与西方精神

爱自由的学问

《叶秀山全集》总目

叶秀山作品全目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