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电子书

从精神会餐到感官盛宴,变化的是时代是政治,不变的是身体与欲望。     本书所涉及的大多数论题,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都耳熟能详。雷锋和杜晚香、药膳和性文化、养生以及中医的“虚”和“实”——这一切在当代中国都毋庸赘言。   近年来,人文科学领域重又燃起了“评论日常生活”的热情。生活的世俗形式在世界上各种社会中林林总总,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发生了巨变。日常生活实践平静如水,但却能使 “百家争鸣”。因此,对日常生活行评论能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看重的价值与生存时空的具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本书讨论的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话语和实践,通过对它们的反思,中国读者或许可以回到过去,并对那个在自己头脑中建构的世界产生不同以往的兴趣。

售       价:¥

纸质售价:¥24.00购买纸书

135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美)冯珠娣,译者 郭乙瑶 马磊 江素侠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01

字       数:25.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理论与评述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冯珠娣从“食”和“色”两方面手,审视了当代中国人“欲望”的变迁,挑战了“食色,性也”的论断,揭示了“快乐”的政治和历史本质。作者探讨了从对饥饿的记忆到经济发展时代的美食,从传统中药的香气到对古典文献的挖掘,从对集体身份的颂赞到对个人经历的关注诸方面,认为这些在当代中国被体现的存在都必然创造并存留于对个人和国家生活的公众反映之中。本书运用人类学、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方法,对当代中国生活行了全方位解读,她的解读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社会理论领域的关注对象-家庭,也涵盖了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br/>【推荐语】<br/>从精神会餐到感官盛宴,变化的是时代是政治,不变的是身体与欲望。     本书所涉及的大多数论题,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都耳熟能详。雷锋和杜晚香、药膳和性文化、养生以及中医的“虚”和“实”——这一切在当代中国都毋庸赘言。 近年来,人文科学领域重又燃起了“评论日常生活”的热情。生活的世俗形式在世界上各种社会中林林总总,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发生了巨变。日常生活实践平静如水,但却能使 “百家争鸣”。因此,对日常生活行评论能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看重的价值与生存时空的具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本书讨论的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话语和实践,通过对它们的反思,中国读者或许可以回到过去,并对那个在自己头脑中建构的世界产生不同以往的兴趣。<br/>【作者】<br/>冯珠娣,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另一硕士学位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在北卡罗莱纳大学执教18年后,于2004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任人类学讲座教授。曾发表有关中医药和中国社会文化的论文数十篇。《认识实践:遭遇中医临床》乃其汉学处女作。曾主编《超越肉体:物质生活的人类学读本》。<br/>
目录展开

序“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致 谢

中文版序言

引 言

食色,性也

欲 望

世俗人类学

非连续性

来自/作为阅读的民族志

干预:中医关于身体的修辞

食物和性

第一部分 吃:感觉的政治

导 言

雷锋:不倦的人民公仆

第一章 药 膳

具体的逻辑

小城药膳

味觉的语言,味觉的体验

实践中的中医

身体:溢香的世俗载体

第二章 精神会餐

饥饿的简史

牢记苦难:《白毛女》

精神会餐:《芙蓉镇》

身体的盛宴

超越需求

第三章 “实”与“虚”

实现共产主义的时候

莫言的《忘不了吃》

系统的虚损与局部的实邪

多乎哉?

划界线

第二部分 欲:体现的伦理

导 言

杜晚香:优秀共产主义者的瑰丽光环

公开场合的激情

第四章 书写自我:个人的罗曼司

对爱的探讨

心灵的伴侣

保护光辉

在路上

语言危机

小 结

第五章 性科学:行为的再现

性知识典籍

对性的想象

性调查

教育国民的研究

性教育

压抑的假设

第六章 色情艺术

性:宇宙(cosmic)的性,内在的本质?

马王堆:汉代的快乐

养 生

无能和资本主义

再现和伦理

在卧室

结论 为历史的身体欢呼

参考文献[1]

译后记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