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看得见的正义——民事诉讼中的言词原则研究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21.70购买纸书

9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杨子强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15

字       数:59.4万

所属分类: 教育 > 大中专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作为民事诉讼诸项基本原则中“熟悉的陌生人”,言词原则常被认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审判方式,内涵“一目了然”,不需深究也无可多言。这种“望文生义”的研究状况,使得言词原则的范畴、定义、关系等基础概念在学界缺乏有益的讨论,各说各话之间难以形成理论共识,更谈不上对实际操作层面的言词原则行动态而深刻的把握。尤其是在科技迅猛发展带来审判方式深刻变革的当下,“智慧司法”的实践创新迫切需要言词原则理论创新的有效供给。本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试图在展现实的复杂图景前,以文本的、历史的、制度的多种方式搭建起言词原则的基本理论体系,从而构筑一个权利保障周全、现实适应力强的现代化言词审理模式。<br/>【作者】<br/>杨子强,1989年3月生于湖南常德,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B岗)、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br/>
目录展开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民事诉讼言词原则的基本范畴

一、何谓言词原则

二、言词原则是何种“言词”

(一)言词的口头性

(二)言词的鲜活性

(三)言词的现场性

(四)言词的强效性

(五)民事诉讼中言词原则的特殊性

(六)“智慧司法”背景下言词原则的新形态

三、言词原则是何种“原则”

(一)言词原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二)言词原则与民事诉讼其他基本原则的关系

第二章 民事诉讼言词原则的历史演进

一、书面主义主导的教会法时期

(一)书面主义在封建法诉讼程序中萌芽

(二)教会法的书面主义特征

(三)教会法对封建法诉讼程序的影响

(四)君主专政时期书面主义诉讼程序的定型

二、自由主义旗帜下的言词原则兴起

(一)程序自由主义的浪潮

(二)书面主义诉讼程序的衰败

(三)言词主义革命的先锋———法国

(四)言词主义诉讼改造的里程碑———德国

(五)其他国家的言词主义革命

三、英美法中言词审理原则的形成

(一)古英国法时期非理性的证明方式

(二)言词主义在陪审制度发展中的萌芽

(三)言词主义在对抗式诉讼模式发展中定型

四、社会诉讼观视野下言词原则的修正

(一)社会诉讼观的兴起

(二)言词原则的限缩

第三章 民事诉讼言词原则的价值追求

一、言词原则与程序正义

(一)程序正义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言词原则与程序正义理论的关系

二、言词原则与诉讼模式

(一)诉讼模式的概念论与言词原则

(二)诉讼模式的类型论与言词原则

三、言词原则与发现真实

(一)事实认定中的发现真实

(二)言词原则在发现真实中的作用

第四章 民事诉讼言词原则的实践及完善

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言词立法空心化

(二)言词审理形式化

(三)言词证据书面化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权利思维的缺失

(二)刚性立法的模糊

(三)制度设计的泛化

(四)诉讼主体的缺位

(五)言词证据的弱势

三、建构言词原则的规范体系

(一)将言词原则明确为基本原则

(二)明确言词原则的例外规定

四、强化言词原则的保障体系

(一)载体保障:建立多元的言词审理模式

(二)主体保障:完善出庭制度

(三)信誉保障:重构民事诉讼中的伪证责任体系

(四)程序保障:促进庭审实质化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