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电子书

本书先后荣获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 一反流行观“国家政权的衰弱是发生革命的前提条件……”,提出“国家政权内卷化”概念,认为国家政权在某些方面的加强亦会导致自身的腐败和革命的发生,深刻地揭示了晚清民国时期现代化努力失败乃至崩溃的原因。 本书提出的“权力的文化网络”中文化与权力的研究比较近后现代思想,在学术上意义重大。

售       价:¥

纸质售价:¥24.00购买纸书

31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3

作       者:(美)杜赞奇,王福明 译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字       数:19.1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史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是印裔美籍学者杜赞奇通过对资料: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所编《中国惯行调查报告》、南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查材料,以及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的研究,以个案的方式对华北六个村庄行详尽的分析,展现了在国家政权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1900—1942年华北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图景。作者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经纪”等概念,详细地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婚姻圈、经纪人、庙会组织、宗教、神话及象征性资源等)深乡村社会的,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社会又是如何作出回应的。<br/>【推荐语】<br/>本书先后荣获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 一反流行观“国家政权的衰弱是发生革命的前提条件……”,提出“国家政权内卷化”概念,认为国家政权在某些方面的加强亦会导致自身的腐败和革命的发生,深刻地揭示了晚清民国时期现代化努力失败乃至崩溃的原因。 本书提出的“权力的文化网络”中文化与权力的研究比较近后现代思想,在学术上意义重大。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揭示的意义在于:国家的政制体制由“赢利型经纪”过渡到“保护型经纪”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前路漫长艰难,然而,无论需要付出多大代价这个势头都不可逆转。*关键的是,“通过在政权与社会各部分、各阶层的上层分子建立一种互利的关系以使自身得到再生。” <br/>【作者】<br/>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师从孔飞力。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及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莱佛士人文讲座教授。现任杜克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另有专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br/>
目录展开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编者的话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权力的文化网络

第二章 清末乡村社会中的经纪统治

第三章 华北地方政权的现代化建设

第四章 宗族与乡村政治结构

第五章 乡村社会中的宗教、权力及公务

第六章 乡村政权结构及其领袖

第七章 国家与乡村社会的重组

第八章 国家政权的现代化与地方领导

结论

后记 社会史研究方法浅议

引用书刊目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