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语文词典比较研究初探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26.50购买纸书

1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杨金华, 著

出  版  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01

字       数:2669

所属分类: 教育 > 外语 > 英文教辅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语文词典比较研究初探》在对规范型、应用型及学习型词典的相同、不同类型及不同国别的学习词典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语文词典转型的一些基本特征。<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前言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词典比较概述

1.1 什么是词典比较

1.1.1 比较举例一

1.1.2 比较举例二

1.2 词典比较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1.2.1 有助于了解词典编纂贯彻相关规范的情况

1.2.2 可促进词典编纂理念和实践的推陈出新

1.2.3 有利于总结编纂经验,提高词典质控水平

1.2.4 有助于发现和了解词典编纂的不同倾向

1.2.5 可验证惯例的合理性

1.3 词典比较研究的兴起和现状

1.3.1 词典比较研究的兴起

1.3.2 词典比较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词典比较研究与词典系统

2.1 熟悉词典系统的必要性

2.2 词典系统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

2.3 词典的三个子系统

2.3.1 子系统之一:词典内部的语词系统

2.3.2 子系统之二:条目的字词关联系统

2.3.3 子系统之三:注释系统

第三章 词典比较研究的基础、资源和目标

3.1 词典比较研究的基础

3.1.1 相似、相异和关联引起的词典内外的各种联系

3.1.2 比较研究的切入点:相似、相异或关联

3.2 词典比较研究的资源

3.2.1 词典比较研究的外部资源

3.2.2 词典比较研究的内部资源

3.3 词典比较研究的目标

3.3.1 涉及探索词典本质和规律的项目

3.3.2 涉及探索词典编纂工艺优化的项目

第四章 词典比较研究的基本规程

4.1 比较者应具备的专业条件

4.1.1 专业准备或相关积累的大致范围

4.1.2 熟悉词典的编纂情况

4.1.3 关注词典出版动态,掌握相关学术动态

4.2 比较研究的行为准则

4.2.1 与人为善,尊重编者及其劳动

4.2.2 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4.2.3 诚信为本,杜绝作弊

4.3 词典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

4.3.1 动态和超前意识

4.3.2 联系各种因素的意识

4.3.3 目标追踪意识

4.4 词典比较的基本步骤

4.4.1 课题的确定

4.4.2 资料的搜集

4.4.3 比较分析

4.4.4 关于结论的问题

下篇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5.1 收词变化概况

5.1.1 78年版、96年版、05年版的收词情况

5.1.2 96年版的变化特点

5.1.3 05年版的变化特点

5.1.4 早期版本与05年版的变化轨迹

5.2 不同写法的多字条目的处理

5.2.1 前几版的处理情况

5.2.2 05年版的处理情况

5.3 短语及其组成部件的立目

5.3.1 前三版短语立目的情况

5.3.2 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5.3.3 05年版中短语立目的情况

5.4 单字条目统率多字条目的问题

5.4.1 单音字头和多音节条目的关系

5.4.2 以字带词条目布局的特点及其不足

5.4.3 我们的设想

5.5 意义和用法的注解

5.5.1 注解工作中值得关注的若干现象

5.5.2 词例的增删改

5.5.3 存在的问题

5.6 词性标注

5.6.1 实词的词性标注

5.6.2 词性标注的意义及其不足

5.7 结语:提升功能,实现升级换代

5.7.1 1-3版属于旧体制下的编纂成果

5.7.2 05年版有待告别旧时代,完成功能转型

第六章 实用型词典的比较研究

6.1 两部词典的概况及对比的目的

6.1.1 两部词典的概况

6.1.2 两部词典比较研究的目的

6.2 多音字和多义字的立目

6.2.1 多音字立目的情况

6.2.2 我们的分析

6.3 语法注释

6.3.1 《实用》的词性标注和词语的结构分析

6.3.2 结构分析的作用

6.3.3 《用法》的三个层级的语法注释

6.3.4 三个层级语法注释的积极作用

6.4 词语注释

6.4.1 义项的划分及对古义的不同关注

6.4.2 对固定语的注释

6.4.3 同义辨析

6.5 书例

6.5.1 抽样统计考察

6.5.2 书证的作用

6.6 结语:对实用型词典的期望

6.6.1 坚持指导语言运用的定位与就句释词的原则

6.6.2 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第七章 《现代汉语词典》及其他语文词典的功能定位

7.1 当代语文词典的主导功能

7.1.1 新的功能定位

7.1.2 拟考察的词典

7.2 《现汉》的功能定位

7.2.1 《现汉》的特点

7.2.2 《现汉》的不足

7.3 几部后现汉词典的功能定位

7.3.1 《用法》的特点

7.3.2 《应用》的特点

7.3.3 《学习》的特点

7.3.4 结语

7.4 从词条内容看功能定位的差异

7.4.1 具体条目的对比

7.4.2 我们的分析

7.5 释义的趋同及其副作用

7.5.1 几部词典释义的比较

7.5.2 趋同的原因及我们的建议

7.6 结语:《现汉》的地位及我们的期望

7.6.1 《现汉》的原创地位

7.6.2 我们的期望

第八章 外向型学习词典的比较研究

8.1 《学习》的概况及词条示例

8.2 《拉鲁斯》的概况及词条示例

8.3 两部词典的差异

8.4 《学习》在释词上存在的问题

8.5 《拉鲁斯》释词的独特之处

8.6 结语:从比较中得到的启示

第九章 汉语外向型学习词典的比较研究

9.1 收词上的比较

9.2 条目排列的比较

9.3 词性标注及相关方面的比较

9.4 释义方面的比较

9.5 义项的比较

9.6 用法说明及相关信息的比较

9.7 用例的比较

9.8 结语

第十章 现代语文词典的功能定位及相关特征

10.1 现代编码型语文词典的功能定位

10.2 以编码为主要功能的词典特征

10.2.1 以读者为中心

10.2.2 以帮助读者使用为编纂目标

10.2.3 以多角度信息为支撑

10.2.4 以贴近使用为手段

10.3 我国语文词典有待转型

10.3.1 指导思想上由以编者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型

10.3.2 语法信息项目上由单一向多维转型

10.3.3 释词上由趋简向趋详转型

10.3.4 例证上由缺失、量少、不自足向丰富、自足转型

10.3.5 相关信息上由语用信息缺失向丰富详尽转型

10.3.6 主导模式上由帮助理解向现代实用转型

10.4 不同类型编码词典的相关特征

10.4.1 编码词典的共性特征

10.4.2 不同类型编码词典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