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立斜阳集电子书

纪念冯至先生逝世30周年,收录冯至先生沉思往事、怀师忆友、文艺因缘、创作感怀等文字。 记杨晦、梁遇春、郁达夫,徐诗荃、梁岱宗等故人故事,记录与齐白石、永濑义郎之间的文艺因缘。 江湖越大,越是不能相忘。冯至作品,感念那些人生中走过的路,遇到的人。 回到冯至精神创造的生命现场:20年代的北京、30年代德国的海德贝格、40年代的昆明三个他的心灵故乡,探源冯至思想及作品的催动力。

售       价:¥

纸质售价:¥58.60购买纸书

4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4

作       者:冯至

出  版  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字       数:10.8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立斜阳集》收录冯至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回忆性散文及新诗。主要记录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30年代前半期德国的海德贝格、40年代前半期的昆明这三个作者“华年磨灭地”的城市和在那里结识的良师益友——杨晦、梁遇春、郁达夫,徐诗荃、梁岱宗等,记录昆明往事,记录与齐白石、永濑义郎及夫人永濑照子之间的文艺因缘。“当时只道是寻常”,许多往事一经回想便意味无穷,于是沉思往事立“斜阳”。另收录冯至先生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诗三十二首,表达对于时代的爱和憎。<br/>【推荐语】<br/>纪念冯至先生逝世30周年,收录冯至先生沉思往事、怀师忆友、文艺因缘、创作感怀等文字。 记杨晦、梁遇春、郁达夫,徐诗荃、梁岱宗等故人故事,记录与齐白石、永濑义郎之间的文艺因缘。 江湖越大,越是不能相忘。冯至作品,感念那些人生中走过的路,遇到的人。 回到冯至精神创造的生命现场:20年代的北京、30年代德国的海德贝格、40年代的昆明三个他的心灵故乡,探源冯至思想及作品的催动力。 收录冯至先生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诗三十二首,表达对于时代的爱和憎。 内外双封设计,随书附赠全本配乐有声书。<br/>【作者】<br/>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现代诗人、学者、翻译家。 冯至1930年赴德国留学,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主攻德国文学,兼修哲学和艺术史并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冯至诗歌风格幽婉、沉郁且多具哲思,学术风格严谨、求真。鲁迅称赞他是“中国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曾获德国“歌德奖章”、“格林兄弟文学奖”、“大十字”勋章等多项荣誉。 主要代表作有:小说《伍子胥》,散文集《山水》,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译作《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海涅诗选》,学术专著《杜甫传》《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等。<br/>
目录展开

引言

上卷·散文

还“乡”随笔——读十本诗集书后

衷心的愿望——纪念《世界文学》创刊三十周年

从癸亥年到癸亥年—— 怀念杨晦同志

谈梁遇春

敲鼓与赶车——《田间选集》代序

闻山散文集《紫色的雾》序

银湖夜思

相濡与相忘—— 忆郁达夫

仲平同志早期的歌唱

祝杜甫纪念馆成立三十周年

《骆驼草》影印本序

回忆《沉钟》——影印《沉钟》半月刊序言

昆明往事

乐趣与没趣

红樱桃与“红娘子”

记陈展云

我在四中学习的时候

文艺因缘二则

外来的养分

海德贝格记事

“但开风气不为师”—— 记我在北大受到的教育

读魏斯科普夫的小说《诱惑》

下卷·诗

新绝句十首

记 梦 诗

独白与对话

西西里浮光掠影

祭诗四首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