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新安旅行团电子书

【图文并茂,细节丰富】 多次采访新旅后人,把握生动历史细节 珍贵历史图片,再现风云画面 【纪实文学,大家之作】 新世纪完整描写新安旅行团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品 知名作者操刀,造精品力作 【微言大义,质朴感人】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读物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的重要实践

售       价:¥

纸质售价:¥35.30购买纸书

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3

作       者:李春雷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01

字       数:12.0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1935年10月10日,在陶行知先生的热切鼓励下,在校长汪达之的带领下,新安小学的学生组成了一个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批团员14人,在蒙蒙细雨中告别乡亲出发了…… 从1935年到1952年,十七年风云岁月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新安旅行团不怕艰苦,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党的主张,展现了爱国奋的精神风貌。在没有固定校舍、没有现成教材、没有专门教师的情况下,他们实践独特的“小先生制”和“民主生活会”,培养出一大批政治、军事、科技、文艺等众多领域的杰出人才。 时至今日,新安旅行团的光荣传统依然熠熠闪光,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实践对于今天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br/>【推荐语】<br/>【图文并茂,细节丰富】 多次采访新旅后人,把握生动历史细节 珍贵历史图片,再现风云画面 【纪实文学,大家之作】 新世纪完整描写新安旅行团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品 知名作者操刀,造精品力作 【微言大义,质朴感人】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读物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的重要实践<br/>【作者】<br/>李春雷,男,1968年2月生,河北省成安县人。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鲁迅文学奖(第三届和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报告文学奖等。 李春雷是鲁迅文学奖历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新世纪以来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更是徐迟报告文学奖历史上蝉联3届的获奖者,被公认为“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之王”。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岁》,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摇着轮椅上北大》等38部,中短篇报告文学《木棉花》《夜宿棚花村》《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等200余篇。<br/>
目录展开

我们出发了!

引子: 十七年,五万里

第一章 古镇新光

1 萧湖之畔

2 “捧着一颗心来”

3 七个小光棍

第二章 在江淮大地上

4 崭新的诞生

5 花与嬗变

6 皖南世相

7 熔炉·港湾

第三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

8 大青山下

9 有鹿的地方

10 乌拉特草原的记忆

11 黄河激流

第四章 西风烈

12 羊和牛车

13 “宁夏王”

14 泪水·火种

15 波涛激荡

16 益希卓玛

第五章 保卫大武汉

17 献金台前

18 激情澎湃的日夜

19 骑到真理的背上去

第六章 桂林风云

20 岩洞里的学校

21 伤兵之友

22 火线上的孩子们

23 引 路 人

第七章 苏北战歌

24 血染北秦庄

25 以文艺为武器

26 “我们的小报出版了!”

27 十万儿童十万兵

第八章 向着最后胜利

28 永远的“汪爸爸”

29 “毛主席来信啦!”

30 最威风的“武器”

31 腰鼓声震黄浦江

尾章 生活之树常青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