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数据通信网络实践:基础知识与交换机技术电子书

以数据的视角理解网络,以人的视角理解技术

售       价:¥

纸质售价:¥93.20购买纸书

1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4

作       者:牛海文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01

字       数:20.6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理论与教程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的编写基于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本书介绍数据通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交换机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通信网络模型、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常用的传输介质、网络设备之路由器、虚拟终端、密码恢复、Wireshark实践、常用的网络排障工具、日志收集与分析、网络的规划设计、QinQ、Bonding和生成树协议。数据通信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书从数据的视角来行介绍,以期尽可能全面和准确地描述相关的技术。<br/>【作者】<br/>牛海文,男,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曾任华为的项目经理,现任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br/>
目录展开

内容简介

前 言

第1章 数据通信网络模型

1.1 如何设计一个数据通信网络

1.2 一个数据通信网络可能包含哪些模块

1.3 分层网络模型

1.4 OSI模型与TCP/IP模型

1.5 OSI模型的各层简介

1.6 型无定形

1.7 思考题

第2章 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2.1 概述

2.2 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2.3 面向网络的应用程序

2.4 TCP、UDP、SCTP详解

2.5 IP详解

2.6 路由选择协议

2.7 MPLS

2.8 以太网

2.9 物理信号

2.10 PPP

2.11 典型的数据封装

2.12 数据传输示例

2.13 再谈数据通信网络的模型

2.14 思考题

第3章 常用的传输介质

3.1 概述

3.2 以太网的命名规则

3.3 铜介质

3.4 光介质

3.5 无线介质

3.6 思考题

第4章 网络设备之路由器

4.1 概述

4.2 思科路由器

4.3 华为路由器

4.4 总结

4.5 思考题

第5章 虚拟终端

5.1 虚拟终端概述

5.2 虚拟终端与计算机的连接

5.3 Hyper Terminal的使用

5.4 PuTTY的使用

5.5 Xshell的使用

5.6 SecureCRT和MobaXterm的使用

5.7 Minicom的使用

5.8 虚拟终端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5.9 远程Console口权限

第6章 密码恢复

6.1 密码恢复概述

6.2 思科路由器的密码恢复

6.3 华为路由器的密码恢复

6.4 思考题

第7章 Wireshark实践

7.1 概述

7.2 Wireshark的主界面

7.3 捕获方式

7.4 抓包实验

7.5 捕获过滤

7.6 显示过滤

7.7 Wireshark的自动化功能

7.8 Wireshark的统计分析功能

7.9 数据包的导出

7.10 Wireshark的应用示例

第8章 常用的网络排障工具

8.1 概述

8.2 Windows系统中的常用网络排障工具

8.3 Linux系统中的常用网络排障工具

第9章 日志收集与分析

9.1 概述

9.2 日志收集

9.3 查找的艺术—关键字

9.4 思科设备的巡检命令汇总

9.5 列出你看到的问题

第10章 网络的规划设计

10.1 概述

10.2 需求调研

10.3 规划设计原则

10.4 物理层的常用技术

10.5 数据链路层的常用技术

10.6 网络层的常用技术

10.7 网络带宽的计算

10.8 IP地址的规划

10.9 VLAN ID的规划

10.10 典型的组网

10.11 过程文档

10.12 思考题

第11章 虚拟局域网

11.1 概述

11.2 以太网帧格式

11.3 VLAN ID

11.4 中继链路上的帧

11.5 VLAN的划分依据

11.6 端口模式

11.7 VLAN Tag的处理

11.8 不同模式的端口对于VLAN Tag的处理流程

11.9 创建VLAN示例

11.10 VLAN的应用

11.11 聚合VLAN

11.12 MUX VLAN

11.13 私有VLAN

11.14 VLAN之间的通信

11.15 思考题

第12章 QinQ

12.1 概述

12.2 QinQ帧格式

12.3 基于默认封装的QinQ应用

12.4 基于VLAN封装的QinQ应用

12.5 QinQ终结

12.6 VLAN映射

12.7 思考题

第13章 Bonding

13.1 概述

13.2 应用场景

13.3 在思科设备上实现Bonding

13.4 在华为设备上实现Bonding

13.5 在华三设备上实现Bonding

13.6 在Windows Server中通过Intel网卡实现Bonding

13.7 在Windows Server中通过Broadcom网卡实现Bonding

13.8 在Linux中实现Bonding

13.9 其他联网设备

13.10 M-LAG

第14章 生成树协议

14.1 生成树协议的作用

14.2 MAC地址表的建立

14.3 STP详解

14.4 快速生成树协议

14.5 多生成树协议

14.6 多实例生成树协议

14.7 MCheck

14.8 PVST和VBST

14.9 Smart Link

14.10 总结

14.11 思考题

附录A 三种串行通信

附录B 网络设备配置规范

后 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