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王琦中医腹诊研究与临床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9.20购买纸书

9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3

作       者:王琦,陈武山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01

字       数:17.5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提出了腹诊新概念,将腹诊确定为四诊综合运用的诊断方法之一,拓宽了腹诊理论研究范围,丰富了临床诊察内容,使腹诊研究了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的阶段,也确立了腹诊这一学科的建立。其内容有三:其一,传统中医腹诊的继承、整理及系统完善工作;其二,现代中医腹诊研究主要相关内容总汇;其三,王琦教授及所带学生们的中医腹诊研究成果总结。本书不仅有临床实用性,也有研究性,更有引领本学科发展的方向性。是一本值得中医临床者、爱好者、研究者阅读的专业书籍。<br/>【作者】<br/>王琦,男,1943年2月生,江苏高邮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四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重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一级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学科中医体质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会中医分会主任委员,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荣誉教授。构建并完善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中医健康医学、中医未病学六大学术体系,拓中医原创思维等新领域。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8项(包括“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研发计划1项),获得国家科技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发明专利18项。主编专著67部,以或通信作者发表中文论文498篇,SCI论文38篇,H指数58,他引20,030次。先后培养博士后16名,博士、硕士117名,学术传承人9名,各省师承人员60名及省市研修人才数十名。2013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首都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步奖,201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8年获中国(澳门)中华中医药杰出贡献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br/>
目录展开

内容提要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总论

引言:发掘学科理论 丰富诊察体系

第一节 腹诊的定义及范畴

第二节 传统腹诊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现代腹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腹诊课题研究的十项成果与贡献[32]

第二章 中医腹诊概念、源流与原理

第一节 中医腹诊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中医腹诊源流

第三节 中医腹诊原理

第三章 中医腹诊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腹诊研究思路

第二节 腹诊分区

第三节 中医腹诊检测方法

第四章 常见腹证的诊断

第一节 腹部穴位诊

第二节 虚里诊

第三节 脐诊

第四节 瘀血腹诊的研究意义

第五节 常见腹证的诊断标准建立及意义

第五章 腹诊应用研究

第一节 腹诊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腹诊临床运用规律

第三节 腹诊病历设计

下篇

第六章 中医腹诊检测方法及腹诊仪的研制

第一节 中医腹诊仪研制报告

第二节 中医腹诊参数检测临床验证报告

第三节 心下部腹证与胃电图及胃病种关系探讨

第七章 中医腹诊研究进展

第一节 有关腹诊文献得到了较系统的整理

第二节 有关腹诊的理论研究日趋深化

第三节 腹诊的临床研究日趋深入

第四节 有关腹诊的学术交流日益广泛

第五节 中医腹诊现代研究进展(1993~2012年)

第六节 中日腹诊比较研究

附篇

Ⅰ 中医腹诊学术论文著作目录(1978~2012年)

Ⅱ 中医腹诊科研课题一览表

Ⅲ 中医腹诊科技奖励一览表

Ⅳ 腹诊源于中国(专家评语及手迹影印件)

Ⅴ 笔者腹诊研究手稿影印件选

鸣谢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