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与自然和谐:低碳社会的环境观电子书

工业化的结果是对环境的大量消耗,而环境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一旦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受到直影响的便是人类自己。未来等待我们的是怎样的世界?为了探明这个问题,为人们敲响应对危机的警钟,稻盛和夫与日本*学者共商对策与方案,以采取措施渡过这些看似不可避免的危机。 当下来势汹汹的各种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人类文明敲响了警钟,稻盛和夫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切。稻盛和夫与日本*学者共商人类如何与自然长期共生、共存的对策与方案。

售       价:¥

纸质售价:¥46.60购买纸书

1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日)稻盛和夫 主编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01

字       数:14.6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管理 > 管理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现代文明何时将以何种形式崩塌?未来,等待我们的将是怎样的世界?为了探明这些问题,为人类敲响应对这些危机的警钟,稻盛和夫先生认为很有必要提出对策与见解,以采取措施渡过这些看似不可避免的危机。 过去的文明在地球环境的变化中经历了怎样的兴亡呢?在此,本书将首先通过文明兴亡与气候变化及森林破坏等环境史的关系,对文明兴亡的实际情况行探究。 除此之外,环境变化会对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它与政治、经济活动的变化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对于上述问题,本书也行了探讨。 为了避免人类文明崩塌的危机,我们又将如何创造文明,创造出怎样的文明呢?本书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与方案。 “我们犹如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只小船,一旦这只船鸣笛,就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小船鸣笛响应,期待这些小船能够卷起强有力的洪流。”——稻盛和夫  <br/>【推荐语】<br/>工业化的结果是对环境的大量消耗,而环境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一旦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受到直影响的便是人类自己。未来等待我们的是怎样的世界?为了探明这个问题,为人们敲响应对危机的警钟,稻盛和夫与日本*学者共商对策与方案,以采取措施渡过这些看似不可避免的危机。 当下来势汹汹的各种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人类文明敲响了警钟,稻盛和夫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切。稻盛和夫与日本*学者共商人类如何与自然长期共生、共存的对策与方案。 《与自然和谐:低碳社会的环境观》和《与万物共生:低碳社会的发展观》是稻盛财团下属的环境文明伦理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该中心在2008年成立)。前者是环境文明伦理研究中心的A环境部门(研究历史和环境)在2008-2009年的部分研究成果。后者是环境文明伦理中心的C伦理部门(研究伦理、道德和教育)的部分研究成果,已于2019年底正式在华章出版。两本书都传达了日本学者对于地球与人类未来的热切关注和危机感。 稻盛和夫经营学经典作品全集<br/>【作者】<br/>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日本京瓷株式会社)。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这两家企业都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高的利润。这个利润率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高利润率。现任京瓷和日航名誉会长,KDDI*高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目前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并创设“京都奖”,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br/>
目录展开

前言

第1章 地球系统中接近极限的“人类圈”

宇宙视角下的“人类圈”

基于地球科学的人类观思考“何为人类”

加速扩大的人类圈问题

人类圈内部系统开始瓦解

讨论|围绕第1章

◎只有宗教能拯救文明与环境的危机吗

◎如何确立地球伦理——与地球系统和谐共存的人类观

◎农耕畜牧文明是一种致死性的系统

◎人类为何而存续

◎“小船的警笛”与“我关联,故我在”

第2章 预示地球文明未来的非洲的惨状

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对于“文明”与“未开化”的认识

文明内部的普遍性、合理性和功能性

欲望无限扩大衍生的悲剧

因人类欲望膨胀而恶化的地球环境

遭受持续性破坏的生态系统

非洲的现状预示着地球文明的未来

人类毁灭的过程

人类活动原理三法则限制了地球环境对策的制定

讨论|围绕第2章

◎非洲已经进入崩塌的进程之中

◎为何各类严峻的问题会同时出现在非洲

◎全球化的趋势是否无法阻挡

◎只有重新定位现代文明,才能催生新文明

◎一个人代谢的能量相当于一头大象的能量

◎我们能否提出改变社会的具体方案

◎控制欲望是否会使遗传基因恶化

◎受欲望牵引的近代文明

第3章 从脑科学的角度审视人类、文明与环境

大脑在宇宙史中的位置

文明的发展与大脑的进化

抑制文明失控发展的因素

尊重多样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讨论|围绕第3章

◎人类的内心意识由脑而生,其定义是什么

◎只有晚期智人的大脑才能扩大认知的时空范围

◎语言研究与脑科学

◎尼安德特人与晚期智人对于石器使用的时空认知差异

◎“大脑”与“内心意识”的先后问题

◎大象的反击与脑科学必须分辨的情况

第4章 构筑利他性遗传基因优越性的生命文明

通过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解读文明的含义

遗传信息开启按钮的发现

“原本”作为“适应”的前提不可或缺

控制生命的三大模式

地球生命中被程序化的自我解体机制

利他性遗传基因的优越性

人类原本的生存环境——热带雨林

人类原本的生存模式——狩猎采集

作为必要信息的“热带雨林之声”

从生命科学的世界观研究文明的含义

原本性文明与适应性文明

分栖共存型社会与非分栖共存型社会

实现群体控制与自组织化的行为控制机制

行为控制系统的层级结构

奖赏脑系统主导型社会与惩罚脑系统主导型社会的对比

奖赏脑系统高度活跃状态下巴厘岛居民的祭祀活动

信息环境的“原本指向”

讨论|围绕第4章

◎“祖母”的出现与走出非洲和农耕生活紧密相关

◎农耕畜牧文明是不是人类灭亡的一个过程

◎农耕畜牧文明与稻作渔捞文明之间不同的崩塌方式

◎人口问题、气候变暖和语言的发展孕育了农耕畜牧文明

◎何为“后农耕畜牧文明”

◎拒绝自我解体的现代文明的崩塌

◎对于利他性稻作渔捞文明的研究

◎只重视人类生命的基督教思想的局限性

◎尝试重新复活俾格米人的生存方式

◎我们能否对抗日渐庞大的“人类圈”

◎从“利己性快感”向“利他性快感”转变

◎参考文献

第5章 现代文明是否会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灭亡

“机械论自然观”的实质性瓦解

从“机械论自然观”到“创发自组织系统的自然观”

宇宙的自组织

“对称性自发破缺”与宇宙的形成

生命的诞生与进化

人类是否会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灭亡

科学有“绿色科学”和“黑色科学”之分

从超加速社会到稳定社会的大转变

讨论|围绕第5章

◎神的力量推动“创发自组织系统”不断发展

◎日本人传统的“自组织系统”的思考方式

◎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创立新文明的时代已到来

◎“慈悲”是21世纪新文明的关键词

◎对于利他之爱的无限自我满足感

第6章 危机时代促使新的文明原理诞生

能否创建新的文明原理

危机时代将催生新的文明原理

人类能否构筑新的文明原理

人类能否避免重大纷争

地球上是否会发生超级纷争

参考文献

结束语 从“增长的极限”到“生存的极限”

撰稿人简介

关于稻盛财团

京都奖

历届京都奖获奖者

盛和塾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